听说最近来安县新安镇孙桥村的村民们凑到一块,将村里清淤扩容的大水塘起名叫圆梦湖,出于好奇,近日笔者来到孙桥村,感受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刚到村口,远远望去,一排排整齐的“别墅”隐现在绿树红花中。路边一组太阳能动力板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走近一看,原来这是台崭新的太阳能污水处理机,镇里负责美好乡村建设的干部黄祖文解释说,这个污水处理机把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将经过其生化处理器降解、沉淀的生活污水自动达标排放,每天能处理污水30吨。既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无处可去的难题,又增加了灌溉农田的可用水。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上,村保洁员高茂山正骑着三轮电动车来回“巡逻”,村民们纷纷主动地将自家的垃圾拿出来清倒。自从去年县里统一实行农村环卫市场化保洁,村民高茂山就被聘到了公司做起了保洁员。“我们每天按时来收垃圾,村里再也没有出现过乱扔乱倒垃圾的情况了,你看这干干净净的多好!”高茂山高兴地说。
孩子们放学了,村为民服务中心里热闹了起来,下棋、看书、打乒乓球……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不比城里孩子少。文化活动广场上的人也多了起来,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慢慢地聚在一起欢快起舞。
“农忙时节,在农村看到这样的景象,以前是不可想象!”村支书靳西荣介绍,孙桥村原本是个偏僻的村庄,脏乱差不说,村民们守着几亩田,生活一直也不富裕。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县里、镇上把孙桥村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点,因地制宜地改善提升环境、发展富民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先后投资569万元建设为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水冲式公厕,铺设管网和污水处理装置,将安全饮用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与此同时,将产业发展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根据群众种养习惯,扶持发展蔬菜、苗木和水产养殖特色农业2000多亩,实现规模化种粮8000亩,不少村民当起了“职业农民”,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据统计,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3000元以上。
“湖成缘起湖圆梦,梦圆湖名圆梦湖……”紧连着文化广场的就是圆梦湖公园,天色渐晚,圆梦湖景观石上的小字有些模糊,在此嬉戏的孩子们用响亮的声音告诉了笔者。
新闻推荐
上庵郢的向晚胜景 □杜永生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