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我想这个诗句用来形容我们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老师,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身教重于言传,一个同样残疾的老师,更能理解残疾学生的心理,也明白在这个社会生存,需要哪些技能。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他虽然从小就是听力二级残疾,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自我生存的能力,现在又在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把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传递给同样身有残疾却心怀梦想的孩子们。这位老师用他自身作为榜样,给残疾孩子们一个希望的明天。
中央电视台第43期“非常6+1”的节目,三个聋人少年的正能量表演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其中一个聋人少年就是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聋人老师陶魏。陶魏1985年出生,三岁的时候因发烧而引起严重的听力障碍,从那之后在他的世界里声音就只能靠想象。在“非常6+1”幕后采访里,记者问他最想听到的声音是什么,他说最想听到小动物们的声音,觉得那是最美的声音,在他的世界里,清晰的声音是多么遥不可及。但听力的丧失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反而更加努力的学习。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高级聋人学校,高中毕业后又顺利进入长春大学特教学校动画系本科专业,也是在这所学校,陶魏发现了自己的潜能。陶魏在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多次在长春大学FLASH动画大赛、吉林动漫大赛,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动画制作)中获奖。但是他的才艺却不仅仅在绘画上,他自己说,他的不服输精神,让他发展了很多的特长,拿跳舞来说,有一次在教室里,他的老师说:“我们班的女生跳舞好,男生都不会跳,比不过女生。”他觉得很不服气,凭什么男生比不过女生呢!他立刻报名参加了跳舞训练,还建立了街舞队,很快就练得非常好了。也是通过这次学习,他发现自己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发展了其他的爱好,棒球、跆拳道、游泳、足球。在“非常6+1”的选拔赛上,他因为街舞能力突出从200多位聋人中脱颖而出,经过非常刻苦的排练及精心的准备,最终在节目中获得了冠军。
陶魏之前有过几次工作的经历,是在南京动漫公司做动画制作和排版设计,但是几年的工作经历下来,他还是选择到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当一名默默奉献的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闻及为何放弃高薪工作来到这里,他说,和正常人在一个公司工作的经历让他了解到这个社会的残酷,交流的不便让他在公司里感觉孤单。深刻了解独立重要性的他,想教和他一样残疾的孩子们以后怎么靠自己来生活,用自己的经验来教导他们如何拼搏努力,把自己不服输的精神传递给孩子们,而且他觉得同在无声的世界里,能一起去发现美才是最快乐的事情。在他的教学下,他的学生都开朗积极,热爱生活,喜欢在各个方面寻找自己的特长,其中几位学生多次在市县举办的绘画比赛中获奖。在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康复部墙上,有他和学生们精心制作的墙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陶魏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像那春雨,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感受到那份滋润。回想这几年的点点滴滴,陶魏心中感到无限的欣慰,他说:“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这份事业太值得了,我特别喜欢教学生们绘画,我希望我的学生积极向上,能够学会生活、学会自强,将来成为社会上有作为的人。”
新闻推荐
关于撤销来安县[2013]房预售证第022号范围内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