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你方唱罢我登场,创意大赛节目精彩纷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革命老区半塔的红色文化闪耀全场,配乐诗朗诵《烽火再现》、小合唱《我们是新四军儿童团》、舞蹈《星星托起梦想》等节目引人入胜,把现场观众带到了战火纷飞、军民齐心抗战的年代。
93岁高龄的吴佩钦老人也来到现场,讲述亲身经历的罗炳辉还衣裳故事,张山乡大学生村官毛露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新四军舍生忘死抗战,连牺牲战士借的旧衣裳也要用布赔,老百姓用双手扒土,为烈士埋葬树碑。真是军民情深啊!我们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价值,大英镇省级非遗秧歌灯也在创新与传承中大放异彩。在大英镇展区,各种非遗服饰、道具陈列眼前,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秧歌灯发端于明朝末年,寄托了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秧歌灯的非遗传承人章思林一边忙着为观众讲解,一边忙着演示:“你看,这个动作叫‘别梨花\’,这是‘转风车\’……”
在演出场外的杨郢乡展区,无数的风光摄影图片格外引人注目,“宝山村千年银杏”、“界牌村古建筑群”、“龙源电力大风车”……一幅幅摄影力作,画面绚丽多彩,视觉冲击力超强,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观赏。
在美丽张山展区,记者看到,蔬菜专业村桃花村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是南京蔬菜保供基地;仰山村成亩桃园是当地农民的聚宝盆,桃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4届,吸引了近10万苏浙皖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村民们腰包越来越鼓了。“唱一唱美好乡村新气象,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绘出了四季美好张山乡……”由村民们自编自演的京韵大鼓,道出了张山群众的共同心声,凝聚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美好的力量。
新闻推荐
提升标杆开拓创新 奋力实现新突破 ——访来安县委书记刘荣祥 本报通讯员史 军
军“三季度,是承上启下、决胜全年的关键期,是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黄金期。来安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三个发展\’,主动提升...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