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新安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活力这个关键,努力创新组织形式、完善考评体系、健全奖惩机制,着力培育特色、打造亮点、树立品牌,有力地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新安镇共17个党总支、88个党支部、2526名党员,其中农村设10个党总支、23个党支部、农村党员1155名。
抓认识,自觉增强党建意识。2014年底开始,镇党委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一是每个党政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或一个社区作为党建联系点,每月到联系点不少于2次,帮助研究解决党建重大问题;二是由党委书记亲自审定党建工作年度计划,确定每年党建工作重点项目,亲自推动党建工作的落实;三是每月到村(社区)专题调研党建工作不少于2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党建工作不少于1次;四是党委书记亲自研究党建工作机制制度,构建系统的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体系;五是每年对村、社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评比表彰。以上率下,推动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党建意识,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责任。
抓班子,强化党委自身建设。基层党建的核心任务和落脚点是做活人的文章,其中第一位的任务是抓班子、带队伍。工作中,新安镇党委坚持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班子成员的带头带动带领作用,根据班子成员个人特长和工作经历进行合理分工,结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成立十大工作组,全镇78名镇干部全部编入工作组,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四责",即分管工作、中心工作、联系村工作、征地拆迁工作;一般镇干部实行“一岗三责",即部门工作、中心工作、征迁工作;二是突出工作推进机制建设,探索形成了工作月总结月梳理月部署制度、双周中心组学习制度、重点工作月积分制度、重点工作月通报月调度等系列制度,推动全镇工作点面结合、有序推进;三是突出激励约束体系建设,包括重点工作争先进位奖惩制度、公务员年度考核测评制度、效能奖测评制度、每月评选优秀镇干部制度等,切实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四是突出沟通协调,增进团结,形成合力。党政正职之间、正职副职之间、班子与部门负责人之间每天随时互通信息、沟通思想、会商办法、凝聚共识,增进团结,促进工作。
抓队伍,提高党员干部活力。在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上,着力做好选人、用人、激励人、规范人文章,选人上,把公道正派放在首位,自身硬才能底气足,才能工作硬;把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摆上日程,形成进两委、当专干、做后备的村(社区)干部梯队;把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大学生公益性岗位等群体用活,加大锻炼使用力度。用人上,抓住村(社区)支部书记这个牛鼻子,坚持信任他们、爱护他们、抓紧他们、支持他们;定期分析各村(社区)班子建设中的情况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化解。激励人上,我镇对村(社区)的重点工作都有考评奖励、村(社区)干部工资的30%用于绩效考核挂钩、镇级设立村(社区)书记主任岗位津贴、建立村干部工资定期调整机制,使村干部除基本工资外,还有相应的工作奖励,减少村干部的心理落差。规范人上,重点是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村级运行机制,积极发挥村监督委员会作用。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着力增强党员党性。针对党员教育管理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的落实,对一些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问题,我们实行一次通报,两次约谈,三次检讨,四次诫勉,五次劝其退党,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对于流动党员,我们探索支委点对点联系、短信平台每月送学、春节集中过组织生活等措施加以联系教育。
抓发展,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良性互动。几年来,该镇通过持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激发镇村干部队伍活力,有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五年中,该镇为县城“一城三区"建设征地22400亩,拆迁46万㎡,为200多个县重点工程提供施工环境保障,处理矛盾1.2万件。新城区从无到有,城区面积扩展了5K㎡,开发区从小到大,面积扩展了10K㎡,先后建成(在建)十里、孙桥和双塘三个各具特色的美好乡村;建成了新安企业和行政服务中心、新安养老中心、二里桥城市综合体等一大批公共设施和老旧巷道改道、村村通断头路、库区移民项目、危桥改造、安全饮水、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八小水利工程等一大批民生工程项目;重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为县域经济作出贡献,2015年财政收入1.75亿元,占全县10%;规模企业总数17家,占全县11.3%,各项重点工作在全县位次靠前,绝大多数工作都位居全县前三;信访形势平稳有序,有力维护了县城平安稳定。
(据县委组织部材料)
新闻推荐
6月20日晚,由中共来安县委宣传部主办,县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颂歌献给党 喜迎党代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文艺演出在县剧院隆重举行。张俊、张亚滨、郝庆孝、纪妍等县领导...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