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烈士墓已成小土丘。记者胡文峰摄
烈士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永恒记忆;烈士纪念设施则是弘扬烈士精神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如今很多烈士都已安葬在烈士陵园或革命公墓,但滁州境内仍散落着一些有名或无名的烈士墓,由于长期缺乏修缮和保护,以致于他们的事迹和名字逐渐被后人遗忘。据悉,从今年起,民政部门将用4年时间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管理,这就意味着,滁州境内的散葬烈士墓将得到保护。
是否搬迁将尊重烈属意愿
“散葬烈士墓和正规烈士陵园一样,均是国家和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如果不对其加以抢救、保护,有些红色资源将不复存在。为此,国家民政部及省民政厅先后下发通知,要求我们务必在2011年5月1日前完成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信息普查并建立电子档案。”市民政局一负责人如是说,“摸底信息结束后,民政部门将根据群众建议和烈属意愿制定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而将其纳入管理体系,建立起长效管理保护机制。”
(记者李志情 胡文峰)
散葬烈士墓怎奈风吹雨打
清明节期间,人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纪念逝者、缅怀英烈,记者专门赶赴明光市古沛镇上店铺村,因为据群众反映,那里曾掩埋着6位有名或无名的抗战英烈。记者在上店铺村坟场内找到了其中的5座:现场没有墓碑、没有衣饭钵、更没有后人的祭扫痕迹,唯一可以分辨的就是那5个一尺来高的“土包”。
据了解,这5位烈士生前可能隶属盱凤嘉独立营,其中一个姓廖,人称“廖秘书”;另一个叫王金贵。但明光市民政局虽经多方努力,却一直未能找到确凿资料予以证实。与此同时,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诸如此类的散葬烈士墓还有很多,但由于没有纳入系统管理,目前还无法给出具体数字。
数千名皖东儿女为国捐躯
采访中,记者还获悉,距离无名烈士墓数百米的坡岗上有一座有名烈士墓,墓主人叫蒋怀道,嘉山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石门山乡长、花园湖区委书记等职。1948年,国民党清剿地方革命武装,蒋怀道中弹牺牲。当地干群为纪念蒋怀道等革命烈士,曾将石门山乡改名为怀道乡,以资纪念。
据统计,自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像蒋怀道一样为国捐躯的皖东儿女还有很多,仅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4880人,其中,老滁县373人,明光495人,凤阳554人,全椒294人,天长765人,来安573人,定远1826人;而在滁州市安葬的外籍革命烈士则由籍贯地民政部门实施统计。
新闻推荐
1915年,汪道涵出生在安徽嘉山县(现明光市)的一个书香家庭,在这里度过了小学和初中岁月。1932年,汪道涵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长期受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熏陶,年轻的汪道涵...
明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明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