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
傅守乾先生的作品集《那山 那水 那人》,按照文体,约略可分为两大部分,一大部分是散文,另一大部分是我们常说的应用文体,这让我们读起来别见天地、另有趣味。
散文这一大部分也有区分。一部分是“风物散文”,譬如“女山湖新十景”和“古召信旧十景”。这两个“十景”,颇见传统志书的沉淀、凝厚、意境和炼达,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女山湖镇我去过多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住在那里的一个招待所里写过小说,她的老街、古树、石级、渔市、旧祠、悬桥、湖津、陡岸,都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两题散文,写的正是女山湖镇的新旧风物,读来意趣盎然、让人遐想。另一部分是“山水散章”,作者游欧陆,逛宝岛,走梁山,过埇桥,观火山,饮名泉。这些散文写得扎实而沉稳,不见一般游记散文的来也匆匆和飘然而去。再一部分是“散文纪实”,这一部分散文写得可真踏实!因为作者身在其中,心更在其中,所以写得非常“三贴近”。譬如“潘村洼抗洪抢险”,“和知青们交往”,都是娓娓道来、令人感慨的好文章,这些文章,能让你慨叹,也能使你回忆,还能催你联想。
另一大部分是“应用文体”。这一部分文章读来新鲜,也见得着一位党政领导同志的脚步和心迹,譬如“女山湖渔业”“涧溪镇抗洪”“林县汇报”“农村发展”等等。如果你不把她们当工作文件阅读,那你一定可以读得出她们的个性和内涵。作者从岗区乡村起步,转战明光各基层乡镇,分别在张八岭、三关、官山、涧溪、女山湖、明光等乡镇担任乡镇长或党委书记,并依靠自己的才华、勤奋和努力,一步步走上明光市领导岗位。这些丰富的经历,使作者眼里的明光完全有别于他人眼里的明光,我们也因此有幸,能够从这本书里看到不一般的明光,多层面的明光,立体的明光,深入底质的明光。这是守乾先生的明光,也是守乾先生经验、体验和思考的视角。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的相关明光的那些山,那些水,那些人,那些文,是傅式的,这是一口关于明光的深井。
明光秀山丽水,人文清朗,文风浓厚。二十多年前我就寻访过明光的许多乡镇、津湾、岗岭,例如女山湖、涧溪、津里、石坝、柳巷、苏巷、自来桥,我都去过,也在多地住过,饮当地清泉,食当地土菜,赏当地野景,舒展胸襟,畅游自然,激扬文字,感怀人生,那真是一段难忘的生命!明光水盛山酽,这是表层的呈现,在明光山水的背后,还有明光的历史人文和社会政治,但外人不易得见,因此幸亏有生活其中、生命其中、参与其中、决策其中的守乾先生的描述和记录,才得窥一斑。守乾先生儒雅自在、沉稳丰厚,今年我们同为安徽作家访欧代表团成员,在一起度过难忘的十天,守乾先生不断魔术般变出的中式小吃,成为代表团人人向往的佳馔美食。透过这本书,你一一看得到作者性格和品行的影子。
新闻推荐
明光开展“中、高考”保供电防事故演习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