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明光新闻 > 正文

走进淮安吴公祠 □崇之杰

来源:滁州日报 2013-06-08 13:2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走进淮安吴公祠 □崇之杰

走进这青砖小瓦的古建筑里,我的心情是高兴且有些自豪的。这是一座公祠,它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公祠纪念的这个人——清代封疆大吏吴棠,是我们皖东人的乡党,他出生于明光市三界镇。

参观位于淮安市清浦区轮埠路的吴公祠,瞻仰吴棠的风采。我在前殿后宇细细观赏,看到了身穿官服、头戴花翎的吴棠塑像,看到吴棠的一些珍贵史料。明光市政协文史委贡发芹先生编纂的一本书——《吴棠史料》,其中的文史资料被大量采用,成为吴公祠中的重要内容。

吴棠的大名,我是从事地方志工作以后才知晓的。这位皖东清史上唯一的封疆大吏,是安徽清史上屈指可数的名人。据史料记载,吴棠先祖“宅于(皖南)休宁之商山村,明代中叶四世祖吴万由徽迁滁,卜居于滁州、定远、盱眙之三界”。吴棠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吴棠兄弟于同治三年(1864年)移居滁州。光绪元年,吴棠在任上因病奏请开缺,回乡休养,光绪二年(1876年)病逝于滁州。因此,吴棠一生,从三界到滁城,皖东是他始终依恋的故乡。

吴公祠的的全称是敕建吴勤惠公祠。敕建就是皇帝下诏书建的。吴棠病逝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写有祭文,并谥号勤惠。吴棠任官三十余年,历封疆大臣16年,是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疆臣。他曾三任清河(今淮安)县令,清咸丰时任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后历官闽浙总督、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等。由于他在江北一带为官二十余年,功绩卓著,士民称颂,清光绪三年(1877年),吴棠病逝后的第二年,地方官奉旨在清江浦建祠,以资纪念。公祠占地600平方米,祠内建有殿宇4座,建祠记事碑两通。后来这座公祠成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唯一保存较好的漕运总督祠堂。2003年3月被淮安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底,江苏淮安清浦区政府对其实施修复,并于2008年9月隆重开馆,成为淮安市新的旅游景点 。

吴公祠祠内殿宇墙上挂着一些牌匾,有的摘录自《吴棠传》;有的是吴棠手迹,如对联“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楚书有言惟善为宝,庄子所谓藏金于山”;有的展现吴棠生平事迹,上面有文字介绍并配图画。其中有一块牌匾上写着摘录于《淮阴市志·吴棠传》中的文字:“吴棠,字仲宣,盱眙人,自幼学习勤奋,‘家奇贫,不能具膏火,读书恒在雪月光明之下\’……”

一些精心编撰的楹联,点缀了吴公祠。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秋故事由人说,一代漕官任史评”;在前后殿宇,还看到这样的楹联:“四朝廉政清官造福一方,一代封疆大吏名闻四海”,“是非在眼半生官绩传佳话,冷暖由时一座公祠续大名”,“通漕安境朝廷倚重官声好,修武尚文史乘推崇祠庙新”,“乱世展雄才奇功岂在三台后,英雄慰漕督祠庙长青二水前”,“声振江淮德业长留天地,誉连巴蜀今名久铸口碑”,“赈灾治水勤政化民江淮草木知名讳,攘患补天审时度势风雨河山赖栋梁”,等等。据说,这些对联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筛选,并由全国知名书法家书写,尔后雕刻于廊柱、木匾的。观赏这些楹联,可以概略了解吴棠一生的政绩和影响。

史料记载,吴棠,这位中国600年漕运史上的一位集权总督,晚清风雨飘摇年代的封疆大吏,确实有功绩、有影响,不能简单而论的。一方面,在他任职清、淮及川督期间,对朝廷忠心耿耿,先后镇压过捻军起义和云贵地区苗、回等民族的反清斗争,是朝廷倚重的官员;另一方面,他从维护清王朝利益出发,又曾在清、淮一带监修水利、兴建城圩,倡复江北漕运、捐资兴教、拨捐输银赈济灾民、奏请减免百姓钱粮赋税等,客观上有益于民众。在他为官的地方,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在一段时期保持了一方安定。清代漕运,是自宋元流传下来的经济制度,即通过河道海道运送公粮,到清代经过整肃,成为朝廷在地方持续最久、最具规模的活动,是一项国家事务。正如当时一些官员所言:“国之大事,惟兵与漕”,漕运“为一代之大政”。而掌管此项事务的人,必是朝廷重臣。在整个同治朝,吴棠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咸丰年间,“声振江淮”、“金石至交”李鸿章誉之为“天子知名淮海吏”,翰林院编修钱振伦(翁同龢姐夫)称其督漕期间“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在他身上,发生过许多具有传奇性的故事,是一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

在淮安,我瞻仰了吴公祠,参观了淮安名人馆和陈潘二公祠,还参观了待修复的漕运总督府遗址,那里正在筹建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公园。虽然当年的总督府建筑已不存在,但已经修复的大门,门庭开阔,两旁的石狮威风凛凛,让人依然感受到当年府衙的显赫威严;遗址上散落着当年遗留的巨大殿宇柱石,令人遐想其时总督府建筑的恢弘。漫步在这片土地上,我想,在那个朝代,吴棠可以说是做官勤勉,做人忠正,做事认真,他为社会、对民众做了一些有益的事,历史不会忘记他,故乡不会忘记他。吴棠生活的年代,距今已130多年,历史留下的痕迹已然不多。在我们滁州的明光老三界,有清代吴勤惠公祠遗址;在滁城,有吴棠曾经住过的老房子,但皖东人对吴棠知之不多。淮安人修复了这样的公祠,以详实的资料、可看的实物,传承历史文化,增添旅游景点。吴棠是明光市也是滁州市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资源,我们可以从淮安得到一些借鉴。

吴 棠

新闻推荐

明光“三点着力”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明光“三点着力”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崛起看苏巷2013-07-01 13:26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淮安吴公祠 □崇之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