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
每天上学,外公都会牵着我的手送我到教学楼前,一再地嘱咐我要好好学习。以前,外公可没有我今天的学习条件哦。
外公在牛背上的教室
外公的教室,是骑在牛背上的。外公还只有八九岁的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能靠给有钱人家放牛解决温饱,根本没有机会上学。可是外公可喜欢读书啦,将邻居家孩子的课本借来,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把牛儿赶到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牛儿贪婪的吃着青草,外公也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天黑了,外公将课本仔细地揣在怀里,骑着牛儿美美地回家了。
就这样,牛背支撑了一个牧童的梦想,牛背上的教室伴外公度过了贫穷但充实的童年。
妈妈的瓦房教室
一个小姑娘,神气地斜跨着一个崭新的花布书包,蹦蹦跳跳地一路欢呼着去上学,这是她第一次去学校。
小姑娘穿着一双妈妈才做的千层底单鞋,踩在小街的青石板小道上,故意用力地走着。来到了一排长满青苔的瓦房前面,其中的一间,门头上用毛笔赫然写着“一年级甲班”。小姑娘停下了脚步,“吱呀”一声,推开了油漆的厚重的木门,“报告”,在老师的指引下,小姑娘在教室前排的一张破旧的课桌上坐了下来。在这间瓦房教室里,妈妈学会了a、o、e,知道了一加一等于二,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那个小姑娘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美丽的教学楼
我背着粉色的背背佳走进了校园。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层的教学楼,上面用烫金写了三个大字“逸夫楼”。逸夫楼的前面静静地立着一块文化石,上面刻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书香蕴乐。我想这是逸夫小学的校训,也寄寓着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希望我们在浓浓的书香中快乐的学习。
我们的教室位于后排的树德楼,它和逸夫楼前后呼应。一进教室,你就可以看见雪白的墙壁,崭新的课桌椅和先进的多媒体。每天我们在这里努力学习,尽情地吮吸知识的甘露。我们深知,今天只有播撒勤奋的汗水,明天才能浇灌理想的大树。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少年都承担起肩上的沉沉重担,伟大祖国的复兴强国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教师评语】小作者独具匠心,通过三代人教室的变迁折射了祖国的复兴强大。文章以小见大,构思新颖,语言张弛有力。
(指导教师:何玉文)
新闻推荐
政府的助手 企业的朋友滁州市浙江暨温州商会发展纪实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