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明光新闻 > 正文

“刘胖子”西红柿俏销沪宁杭 本报记者张 杰

来源:滁州日报 2015-07-24 14:52   https://www.yybnet.net/

7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明光市涧溪镇石岩村的一个蔬菜基地看到,老板庆小松正带领30多个农民工采摘西红柿,把一个个粉中带红的西红柿整齐地分别装进塑料箱,贴上“刘胖子”商标。30吨的大货车装满后驶上了309省道。

两年前,明光市明光街道蔬菜村农民庆小松和刘志军来到涧溪镇石岩村,投资近1000万元,流转土地320亩,建设了200栋大棚种植西红柿,注册了“刘胖子”商标,以每年500万公斤的销售量牢牢地站稳了上海、南京、杭州的市场。

“这是销往南京市苏果超市的,”庆小松说。

庆小松和刘志军年龄相仿,均将近不惑之年,在蔬菜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了20年。过去在蔬菜村自家承包地里种植西红柿,村民们把各自的西红柿集中起来统一销往南方大城市的苏果、万达、大润发、永辉等超市,时间长了便结下友谊、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两人一合计,干脆自己承包一片土地单干。于是,明光三绿蔬菜基地诞生了。

“1公斤西红柿净赚2元钱,去年收回了成本,今年可以净赚1000万元,”庆小松爽快大方地说,“关键是能卖出去和卖出好价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仔细地说起西红柿的种植过程。“科学种植很重要,从南京农业大学聘请了专家前来指导,每个大棚占地1.5亩,由水泥、钢筋、塑料三层组成,抽取地下深水用管道提到空中再往下喷灌,然后整床育苗,铺电炉丝加热,用调温器控制温度,撒上有机土以壮苗、撒上抗生土以防治病虫害、移苗到营养钵以扩大空间,再移栽到大田,还要做到4件事:人工授粉、竖木桩和缠绕绳子、打叉,目的是确保每一朵花结出一个西红柿和顺着固定的方向生长;需要4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

他说道,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结出的西红柿汁多口感好,皮厚耐运输,很受消费者欢迎;过去和超市交往多,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现在是订单销售,先抓住订单,然后就能安心种植。“现在的问题是产量不足,大超市动辄1年100万公斤以上,基地的西红柿供不应求。”庆小松说。

他介绍,2个月前在涧溪镇鲁山村再投资200万元又流转了土地1324亩,计划总投入3500万元,扩大西红柿种植规模,边建设边生产,因为时间不等人,最近刚签下110万公斤的蔬菜订单,要求年底前交货。

“流转了土地的农民可以来基地打工,包吃包住干一天给120元钱,现在有30多个农民工吃住在公司,最多时达到120多人,”庆小松说,“公司有3部大货车,还可以帮助附近的菜农销售蔬菜,有80多户菜农受到了公司的照顾。”

新闻推荐

明光:首份不动产权证发放

明光:首份不动产权证发放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计生赶集宣传忙2015-05-29 13:12
猜你喜欢:
评论:(“刘胖子”西红柿俏销沪宁杭 本报记者张 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