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间平房是去年才建的,政府补贴了大部分。村干部们平时对我很照顾,今天你们又来看我,党和政府对我真是没话说。”春节前的一天,一位老人十分感激地对记者说。这感人的一幕,正是明光市委宣传部走访组在慰问苏巷村五保户张夕伟老人。这是该市在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春风行动”中的一幕。
记者来到苏巷镇大罗郢中心村,村庄道路上4名环卫工人正在清运垃圾,道路周边及各家门口十分干净清爽。同行的该村村委会主任桑泽林告诉记者,环卫工每天都清扫两遍;之前,村里还每月举办卫生评比,对家里及门口卫生做得好的家庭给予一些日用品奖励,现在各家基本都形成了良好卫生习惯,人人自觉,珍惜如此美丽的居住环境。
据悉,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大罗郢中心村集聚了300多户、1000多人。2015年10月16日,第五届中国农民歌会明光分会场就是在这里的村文化广场举办的。这里,家家户户门口挂满了鸡、鸭、鱼、肉、香肠等年货。
走到大罗郢村的一个小广场,只见五六个小孩子正嬉戏打闹,几位老人则在健身器材区一边锻炼一边聊天。
当走访组上前与他们打招呼后,问起他们2015年的生活怎么样时,老人们争先恐后地谈了起来。66岁居民罗德安率先满是骄傲地说:“你们别看我这个年纪了,身体好得很。这一年我种了20多亩地,一季水稻卖了30000多块钱,还不算其他的杂粮收入和午季收入。农闲时,我还在小区干些零活,又挣了10000多块钱,其中在一个工地上做小工,干了61天,老板看我表现好,给我开了8000多块钱工资。一年到头的收入,我们老两口用不完,现在咱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一旁65岁的赵大传也急忙发言:“我儿子儿媳花了30多万元在这建了三层小楼,他们在苏州上班,平时就俺老两口带小孙子住,宽敞得很。俺也种了20多亩地,起码不需要儿子补贴了,还能有点结余。”
记者正感叹乡村的生活和城里差不多,这时终于插上话的戴荣学说:“可不是嘛,离咱这几百米远的地方就是镇工业集中区,里面有电子厂、木板厂、瓜子厂、织布厂、管料厂等十多个厂呢,一般在家带小孩的女同志都在那上班,光电子厂里就有五六百个女同志。”记者顺着老人指的方向望去,广场边是宽阔的柏油马路,路的对面就是一幢幢厂房。“还有,咱这儿饭店就有五六家,这边也有小吃部,早饭啥的都好解决,生活可不比城里差。”(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明光:老街闹元宵 欢乐猜灯谜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