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明光新闻 > 正文

镂雕人生放异彩 ——记滁州市级非遗《镂雕》传承人蒋国兴

来源:滁州日报 2016-05-21 13:03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镂雕人生放异彩 记滁州市级非遗《镂雕》传承人蒋国兴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刻苦学习如愿考取凤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干了4年小学老师。后来积极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毅然告别教师岗位,跟随岳父和表叔学习木工手艺,成为一名出色的木匠。之后,凭借对木工技艺的热爱,专心研究镂空雕刻技法,“空间形体造型术”堪称一绝,一件件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他用一把把简单的工具精雕细琢自己完美的人生。

他的名字叫蒋国兴,现年77岁,住在明光市梁郢安置小区龙泉花苑。现为滁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镂雕》传承人,明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张子国 纪会生 文/图

相儒以沫的老伴王正芸(75岁)成为蒋国兴创作时的好帮手

一个传说引发了木匠艺人 对镂雕的专注

蒋国兴原住在定远与明光交界处定远县三和集乡山岗村湾王队,从小天资聪慧,看什么,学什么,会什么。村里有个拉二胡的老人,只要老人空闲拉二胡,他就跑到跟前,一来二去,学会了拉二胡,一首歌曲只要听上两三遍,他就能拉出来不走调,邻居都夸他是“小音乐家”。好学上进的他在父辈“好好读书,长大干大事”的叮嘱声中如愿考取凤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湾王小学教书。村里一位叫王有义的农民是远近闻名的木匠,非常赏识蒋国兴,便将女儿王正芸许配给他。1962年,他积极响应“上山下乡支援农业生产”号召,毅然告别干了4年的教师岗位,跟随岳父王有义学习木工手艺,从此与木工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的岳父有个表弟叫陶文义,也是一位木匠,时常与王有义做搭档一起为乡里乡亲打家具。经常向他讲木工鼻祖鲁班的故事,告诉他木工师傅们用的钻、刨子、铲子、曲尺、墨斗不仅都是鲁班发明的,而且鲁班更有绝技——能将一截长木缩短,之后又能拉长,故事很玄乎,让人难以置信。一天,表叔又向他讲述了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个棺材店的老板,为了多赚钱,将大棺材的每块板镂空,填上黄泥,以假充真,并将镂离出来的小号板材,重新制作一副小棺材,大赚昧心钱。“黄泥棺材”的传说,道出了一个从大块板材里镂出小块板材的工艺技术,启发和帮助了《镂雕》的工艺产生。在岳父和表叔的精心指点下,蒋国兴一门心思研究镂刻透雕技法。

A

▲镂雕作品《钓鱼板凳》

蒋国兴使用的各种工具

▲镂雕传承人蒋国兴在制作手工艺术品

精妙绝伦的镂空雕刻技法 世人啧啧称奇

据说,最早产生的镂雕作品是“钓鱼板凳”(也是蒋国兴擅长制作的作品之一,时常作为礼物送给亲友。)其制作方法是:经过严密构思和精准推算后,用一整块木料从预定处入手,或切,或割、或雕,每一道工序都在预先设计的思路中进行。作品完成后,表面状态是一块整料,神奇的是它可以展开,成为一只供钓鱼翁歇坐垂钓的小木凳子,不用时又可折收合为一块整料。作品内外无缝、无榫、无钉、无胶、无辅助连接。可谓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相较于我国其它地方的“镂空”作品,有着另一番情趣。

镂雕技艺令人叫绝之处在于事前构思。构思者必须具备较精准的计算能力、灵透的三维空间构想的能力。读过师范,担任过4年教师的蒋国兴不仅具备了一般镂雕构思者的潜能,还不断创新,经过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他的“空间形体造型术”是一种“以仿生分解意念成型替代常规生产组合成型的特殊施工手段。”作品手艺精细,“钻”、“锯”、“割”、“勾”、“剔”、“雕”,“精”到工具经过无痕,“细”到衔接不差丝毫。正如当地非遗保护中心在申报书中刊载《镂雕》项目传承人蒋国兴的论述:“凡是以该法施工成型的各种不同规格的产品都是一个活动整体,且造型独特,构思玄妙,匠出心裁,耐人寻味,可令有幸目睹者遐想万千,百思不得其解,流连忘返,叹为观止,啧啧称奇。”

B

▲镂雕作品《迷魂塔》

▲镂雕作品《雁翅桥》,合上是一块木板,打开可变化为各种造型的大雁

保护、开发镂雕技艺是他最大心愿

明光市镂雕出自一个木工世家,有谱系的只有五代人,余之上溯不清,约有百多年历史。非遗《镂雕》历经五代传承,颇为艰难。因为一件镂雕作品的完成,从构思到制作完成,周期相当漫长,构思时呕心沥血,制作时精雕细琢,稍一不慎,前功尽弃。

蒋国兴现为镂雕第五代传承人。为了发挥精准的空间思维创作能力,他还广结朋友,尤其是在书画、剪纸方面的名人,“取经”为自己整体布局和发掘“X”光透视潜能。明光老艺人朱明位、农耕文化研究人李明付以及一些书画名人都是他的好朋友。他曾经与友人合作“三友图”(安徽省著名农民画家张国柱(已故)作画、蒋国兴作联、朱明位剪纸)。

值得一提的是,蒋家并非以制作镂雕为生,而是以打制农具和家具为生。镂雕可以说是他们家的独门绝技,直至目前,尚无他人能制作。许多镂雕作品被世人高价收藏。蒋国兴手中现存有十多件镂雕作品,各具风采。如柏木雕刻的“雁翅桥”,可变换成为站立、睡觉、展翅、小憩、起飞的大雁;如一根毛竹做成的“迷魂塔”,作品无钉、无胶,每段竹节相扣,组合起来就是一座耸立的宝塔,拉直后成为一字长蛇,远眺依然是一根整毛竹。近日,他不顾年事已高,利用上好的竹子,镂雕了“变形金钢”,作品或变成五角星,或变成晾衣架,或变成十字架,或变成龙摆尾,或变为魔术道具。做镂雕充实了晚年生活,让夕阳更添几度红。

《镂雕》所做出的工艺品,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市场价值。它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超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木工技艺。可喜的是,蒋国兴的两个儿子虽然外出打工,但都是做的木工活,逢年过节回来时,父子三人在一起切磋镂雕技艺,研究新作品。

“我最大的心愿是,如果能辅以现代科技的强力支持,加以开发,我将全力以赴把《镂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下去,为弘扬镂刻透雕艺术瑰宝做出应有的贡献。”蒋国兴老人感慨地道出心声。

C

新闻推荐

【父亲的一串红】

【父亲的一串红】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春到三界外(上)2016-06-02 14:13
猜你喜欢:
评论:(镂雕人生放异彩 ——记滁州市级非遗《镂雕》传承人蒋国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