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青 张杰
5月3日上午,坐落在明光市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明美矿物化工有限公司迎来了一件重要的事件——SH7型分子筛吸附性试验,这是该项新产品的研发流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试验成功后即将投入生产,这将极大地帮助企业走出低谷。由于矿山市场整顿的缘故,明美公司的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凹凸棒粘土受到限制,企业转型生产新产品分子筛。
上午8时许,企业大院里静悄悄,石娟走进实验室,工程师刘玉梅正在做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墙上悬挂着“新产品研发流程图:市场调研-审批立项-制定研发方案-小试(在实验室)-产品性能检测-中式(在小试的基础上放大3到5倍)-送样鉴定-用户确认-大试(试生产、修正、调整)-制定产品标准-专家评审-投入生产”。石娟询问了一些情况后,得知一切准备就绪,她走进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去年4月明光市组建的以劳模命名的工作室,旨在鼓舞和激励劳模在一线推出创新产品;这里有一台压力测试仪器,她从一个小瓶里倒出几粒绿色物体并解释道,新产品分子筛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广泛地应用在机械领域,市场前景很好,现在将要进行的是大试,如果成功了即将投产,对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她将分子筛放到仪器下面进行测试,然后分别记录,压气显示:140牛顿;连续做了多个试验都是如此,说明前面进行的小试和中式都是成功的。 (下转第六版)
【开栏的话】为充分展示劳动模范的风采,大力弘扬劳模的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品格,激励全市广大劳动者立足岗位、积极奉献,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冲刺全省第三、加快建设环滁皆美家园的进程中尽献自己的能力,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岗位奉献敬业季——劳动者的一天”专栏,刊发一批记者体验式采访的通讯报道,首篇刊发的是《实验室里写春秋——市劳模石娟的一天》,敬请读者关注。
石娟(右)在车间现场指导分子筛实验。
本报记者王 青摄
新闻推荐
镂雕人生放异彩记滁州市级非遗《镂雕》传承人蒋国兴
明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明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