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沭文郑晓华
在今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中,滁州学院戴雨晴同学以初试第3名391分的优异成绩进入复试,最终被大连海事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并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带着患病母亲一起上学
戴雨晴是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2015级学生。幼时,家庭的变故让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初、高中期间,戴雨晴的母亲先后经历了两场大车祸,腰部骨折,这让原本就患有慢性病的母亲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天气恶劣时只能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戴雨晴照顾。
戴雨晴上了大学,外公就在家帮忙照顾母亲。大二时,她母亲再次病倒。外公由于年纪渐长、行动不便,不能很好地照顾女儿了。看到母亲病中虚弱的面容,戴雨晴下决心——带着母亲上学。戴雨晴要带着母亲上学的消息传到了同学耳里后,班上一位自主创业开设辅导班的同学深受感动,决定帮助戴雨晴,不仅让她留在辅导班做兼职,还在辅导场地腾出一间小空房作为她们母女俩的卧室,解决了她们的居住问题。
三年来,她每日教室上课、照顾母亲、兼职这三点之间的来回奔波,一刻不得闲,通过勤工俭学挣取学费、生活费以及母亲的医药费,同学们都笑称她为“打工帝”,但其实大家都很心疼她,她太坚强懂事了。学校也给予了戴雨晴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帮扶。这个面对家庭变故,毅然带着患病母亲一起上大学,边照顾母亲、边读书、边打工的坚强女孩的励志故事,感染了很多人……
深知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习上,戴雨晴时刻鞭策自己认真努力。因为成绩优异,戴雨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级一等奖学金。先后被评为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安徽省优秀大学生”,2019年3月份“滁州好人”。
“研”路艰辛持之以恒
决心考研对戴雨晴来说是个很艰难的决定,“虽然我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一直坚定考研的信念,但是全身心准备考研意味着我要放弃所有的兼职,我们母女的生活来源将成为一个大问题。”戴雨晴说,“多亏了老师和学校的帮助,才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得知戴雨晴想考研后,学院老师和领导都很支持她,也深知她的难处和顾虑,她的辅导员和院领导沟通后,为母女俩申请了校内宿舍,学校考虑到戴雨晴的实际情况,不仅为她们母女俩提供了单间,还免收住宿费。学院还积极为她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和国家助学金,这样,母女俩日常的生活开销有了保障。
深知自己的考研机会来之不易,戴雨晴加倍珍惜,从选学校到备考她都坚定“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信念,做到事事有计划。“大连海事大学是211高校,最主要就是它的学硕只有2年,我可以节省1年时间。”戴雨晴说到。
4月底,戴雨晴正式投入到了考研复习中,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她每天都按照自己的计划表严格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考研过程中对我来说最大的煎熬就是看到身边的人慢慢离开了这个队伍。”戴雨晴说到,“暑假的时候自习室坐满了人,9月开学你会发现人少了很多,有的位子书还在人已经好久没出现了,他会在某个没人的时间悄悄回来把书拿走,然后再也不见,然后放弃了……11月自习的人少了一半,12月仍然有人离去。”
“考研是一场和自己的博弈,在这场博弈里剩者为王。”戴雨晴回忆到。考研是孤独的旅程,戴雨晴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接一个离去,很多同学都找工作了,偶尔回想发现自己学了这么久还是没有明显进步,她也会有恐慌。每当这种时候,她就不停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无论怎样,这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临考前一个月,为了更好地冲刺,她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凌晨3、4点钟才入睡。一天晚上凌晨3点钟,正在背书的戴雨晴突然感觉呼吸困难,接着大脑一片空白,四肢僵硬。她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爬上了床,直直躺下,妈妈着急的询问她怎么了,要不要去医院,戴雨晴一面安慰妈妈,一面努力平复自己,过了好久她才缓过来,微笑着对妈妈说没事了。戴雨晴说,“自从经过这件事后,我知道了身体的重要,在之后的学习中也尽量平衡学习与休息的时间。”
“研”梦成真继续前行
从考场走出来的那一刻戴雨晴内心平静,“我就想回去好好睡个觉,不论结果怎样我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戴雨晴说。
苦心人天不负,戴雨晴以391分的高分,初试成绩第3的优异成绩进入了大连海事大学的面试。面试中她表现优异,顺利通过复试,并获得校级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谈及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戴雨晴充满期待,“我想那会是我生活新的篇章,考研成功也让我越来越相信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于未来规划,戴雨晴依然坚定,“我想当老师,一路走来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体会到爱与善良,我也希望这份帮助可以在我这里延续下去。”
戴雨晴(左)被评为“滁州好人”
新闻推荐
高鹏张妍李苗苗今年以来,苏滁现代产业园(以下简称“苏滁园”)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发展,着力引入外向型企业,大力扶持园区企业开...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