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在太和、蒙城、埇桥、歙县和全椒5县开展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安徽省现代农业有较大发展,农户受益颇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强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埇桥区新认定家庭农场89个,总数达到12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69个,总数达到69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7.1万人,带动农户18.02万户,占全区农户数的51%;全区龙头企业发展到202家,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6.2亿元,带动30多万人从事农业产业化,安排就业18.7万人。
农业经营走向规模化,初步形成产业体系。各地把培育发展农民新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通过多种模式,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体,种植与养殖业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联合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如全椒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商标近50个,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农户累计超过20.8万户,带动农民就业2.2万人。
调查还发现,一些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并组织农户抱团进入市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像蒙城县流转土地面积1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已达到375家,仅按从事常规粮食蔬菜生产工作量测算,每家专业合作社每年每亩平均用工6个工日,每个工日按60元计算,每个专业合作社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13万元,全县每年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4957万元。
歙县桂林镇宋村葡萄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葡萄亩产由1500公斤提高到3000公斤,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有的户人均收入超万元。
新闻推荐
儿子患病家庭陷入困境,上大学的孙子经常吃不饱肚子,全椒县武岗镇官渡街道86岁老人张秀英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为了让孙子能吃饱肚子,她连天加夜地做起针线活,一年时间缝制了100多双各式各样的棉鞋和单...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