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连山
每到傍晚时分,全椒县马厂镇新安村黄树村民组就热闹起来。数十位村民或独自或三五成群行走在穿村而过的水泥马路上。他们不是去做农活或办事,而是健身走,有的大步流星,有的晃晃悠悠,有的边走边聊边唱,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健身走在城市不足为奇,但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偏僻村庄,却是新鲜事。
黄树村民组是一个偏僻小村庄,位于全椒县西部,离县城三十多公里,离所属的马厂镇也有十多公里,不靠城不靠镇,交通闭塞,仅有一条村村通公路与外面连接。小村百十来人,除了一部分外出打工外,大多以种田为业。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逐渐好转,村民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最早开始健走的是退休老师周继民一家。几年前,因身体原因,周继民和爱人每天散步健身。那时,村民们大多不理解,个别村民觉得他俩是 “吃饱了没事干,闲的。”考虑到村民们的“闲言碎语”,周老师和爱人尽量不在村民眼前“晃悠”,而是晚上乘学生放学后,“躲”进村小学的院子里转圈子。一段时间过后,周老师的身体越来越好,一些小毛病也不见了。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村民参加到健身走的队伍中。
79岁的王礼英老人是其中一员。现在,她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走起路来不输年轻人。老人告诉记者:“每天下午6点,我吃过晚饭,锅不涮、碗不洗,跟着几位老姐妹走上个把小时。时间长了,养成习惯了,走路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不仅走路更快,而且慢性肾结石病情也有了缓解。 ”她告诉记者,村里和她一样每天锻炼的人很多,有的全家参加。
在村小学当老师的陈义斌和家人都热衷健身。陈义斌告诉记者,过去他和爱人没事的时候喜欢散步,形成了习惯。几个月前,丈母娘体检查出空腹血糖达6.7,在他和爱人的动员下,加入健身走,一发不可收,每天晚饭后雷打不动,走一个多小时,渐渐地血糖正常了。
采访中,村民们谈到晚上锻炼的不便。王礼英老人不无遗憾地说:“白天,大家都有事,没时间锻炼,只能晚上出来走走。晚上,村里没有路灯,锻炼很不方便。 ”她希望村里有个像城里一样的锻炼场地,安上器材,装上路灯,村民就能随时锻炼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周连山为了护林,他失去左臂;为了护林,他忍受孤独、寂寞、恐惧;为了护林,他练就火眼金睛,无数次准确报告火情,避免重大损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全椒县瓦山林场护林员韩明道。...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