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连山
为了护林,他失去左臂;为了护林,他忍受孤独、寂寞、恐惧;为了护林,他练就火眼金睛,无数次准确报告火情,避免重大损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全椒县瓦山林场护林员韩明道。
急赴火场 痛失左臂
4月22日,雨后天晴,阳光明媚,记者来到了韩明道工作的岗位——全椒县瓦山林场望火楼。这里古木参天,道路崎岖,不见人烟。
望火楼是一座有些破旧的两层建筑,楼顶加盖了两层塔楼。记者小心翼翼地沿着窄窄钢板焊成的楼梯登上了塔顶,见到了韩明道。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壮汉,方脸平头,脸色红润,与众不同的是他空荡荡塞进了衣兜的上衣左袖。
1963年出生的韩明道,家在瓦山林场附近的全椒县西王镇东张村大谢村民组,家境贫寒,因为特别能吃苦,1984年2月被林场聘为临时护林员。从那时起,韩明道在林场扎下了根,一干就是三十年。
起初,韩明道任务是看护瓦山林场地处偏远的四千余亩山场树林。虽然是临时工性质,但他护林认真负责,并立下诺言:“一定要看护好这片林子! ”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班第一天,韩明道就把行李等搬进了护林点,24小时吃住在这里。
一次,当地一名村干部的亲戚在山上偷伐了几棵杉树准备盖房子,被韩明道巡山发现。那位村干部找到韩明道要求拿钱私了。韩明道不为所动,立即将情况上报,当事人受到应有处罚。
1994年11月的一天下午,瓦山林场宝塔山附近因村民用火不当引发火灾。火情就是命令,韩明道一边向林场报告火情,一边迅速组织附近群众救火。山道崎岖,骑车赶往火场的他一不小心连人带车翻下山沟。他不顾疼痛,爬起来继续赶往火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山火终于被扑灭。
大火扑灭后,韩明道的胳膊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左臂骨折。由于用力过猛,又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两个多月后,韩明道的左臂持续化脓,最后不得不截肢。
身残志坚 独守孤楼
年纪轻轻还没有结婚就失去左臂,对韩明道的打击可想而知。但坚强的韩明道很快从痛苦中走出,学会了用右臂生活、工作。 “现在,我洗衣、做饭、骑摩托都不在话下。 ”韩明道轻松地说着自己的独臂生活。
1999年,林场瞭望员退休,谁来接替?瞭望员负责整个瓦山林场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万多亩山林火情观察报告。每年10月到次年的5月,七个多月的防火季节都需要日夜守候观察,发现火情后及时准确报告。因条件艰苦、责任重大,场领导找了好几个人都不愿去。韩明道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场部请缨:“没人去,我去! ”
就这样,那年冬天,望火楼来了独臂瞭望员——韩明道。
瞭望员的艰苦生活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一开始,望火楼里除了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外,只有一架高倍望远镜、一部电话和一台电视机。用水也是大问题,当时用水全靠从山脚下井里挑上来,这对于独臂的他来说,实在不容易。他没有向困难屈服,用单臂、脚、牙相互配合,硬是将一桶桶水提上井口,再沿着近40度的斜坡挑上山,实在无法下山打水时,他就融雪取水。
条件艰苦尚能忍受,孤寂袭来时,韩明道才真正体会到瞭望员的艰辛。每逢夜幕降临,远处镇村的灯火星星片片,而山林里漆黑一片,寂寥无声。
由于地处林区最高处,四周空旷,每逢雷雨天气,望火楼就成了雷电最先“光顾”的地方。望火楼里的所有电器都多次遭雷击。现在只要遇上雷雨天气,韩明道就赶紧关闭门窗,拔掉所有电器插头。
爱岗敬业 火眼金睛
每天与山林松涛为伴,与孤独寂寞为伍,但看到眼前一望无际、郁郁葱葱、茁壮成长的山林,韩明道心里十分欣慰。 “这么大的财富交给我看管,那是单位和领导对我的信任。 ”他常常这样说。近年,场里为望火楼接上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修建了厨房,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韩明道很满足。
每天,韩明道很少离开塔楼,在这里一遍遍环视群山,风雨无阻。每年冬、春两季,特别是“冬至、春节、清明”期间,森林防火最为紧张,每到这个时节,韩明道24小时守在岗位。他在2001年结了婚,有了孩子,但自担任瞭望员至今,过春节时一次也没下山过。
韩明道的家就在林场家属区,但他很少回家。一次,他的爱人发高烧,打电话让他送自己去医院看病。但那时正值防火紧张时期,韩明道无法离开,只得请单位邻居帮忙送医。
林场场长黄俊告诉记者,韩明道爱动脑筋,一有空就分析研究林区地形地貌及各类物质起火的烟雾特征,从而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即便在云雾弥漫的天气,也能迅速分清是烟还是雾,是烧头埂草还是森林着火。凭着对环境地形的熟悉,韩明道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准确报告火情性质、出火位置,为扑火赢得关键时间。
今年4月5日,与瓦山林场相邻的一处山林起火,随时威胁瓦山林场数万亩山林。刚起火冒烟时,韩明道就发现并将火情报告到了场部。场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增援扑救,避免火灾范围的扩大。
从登上望火楼那天起至今,一晃十五年过去了。十五年来,韩明道每年平均观察到一百多起各类火情,成功避免了数十起可能发生的森林火灾。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周连山“三夏”,是农村最忙季节之一,既要收割成熟的油菜、小麦,又要抢栽水稻,还要忙田管。然而6月13日,记者在全椒县马厂镇新安村黄树村民组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田野里看不到过去...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