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警察的小儿子因疲劳过度,倒在岗位上,数千群众曾自发前来送别。新四军老战士周自鸿为完成儿子的助学遗愿,17年来资助42个贫困孩子完成学业。 本报记者 罗宝本报通讯员 王敬 周雷
前不久,86岁的新四军老战士周自鸿,带着儿子生前的遗愿,来到全椒县革命老区周岗,看望、捐助这里的失学儿童,并让随行人员在每个受捐助孩子的家门口栽上6棵银杏树。“银杏生命力顽强,寓意党的事业万古长青。我是老共产党员了,资助孩子们,要让他们记住党恩。 ”周自鸿说。
周自鸿13岁就参加了新四军,参加过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大大小小二三百场战役,全椒革命老区周岗乡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1979年离休后,一直关注贫困山区孩子的成长,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身为警察的小儿子周毅开始资助一些贫寒学子。然而,1997年,年仅37岁的周毅因疲劳过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没起来。当时,全椒城内数千名群众自发前来送别,他们中有好几个是来自周岗的老乡,他们的孩子都曾受过周毅资助。 “我们还想以后孩子长大了给他报恩呢,没想到他就这样走了! ”老乡们的哭诉让周自鸿越发揪心,他决心将儿子的遗愿继续下去,帮助这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1997年9月,周老听说老区孤山有个9岁女孩甘娟娟因家庭困难失学,他不顾自己左胸还安着心脏起搏器,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到甘娟娟家。周自鸿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掏给了甘娟娟,并决定资助她重新走进课堂。
周老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茶,为的就是将自己的工资尽可能节省下来,培养贫困学生。每到寒暑假,周老都要买些钢笔、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具,去看望受他资助的孩子,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到今年,周老的捐资助学活动已经坚持了整整17年,共花去30多万元,资助了42个孩子。
周自鸿生平最喜欢银杏树,从1998年开始,他每年都会买些银杏树苗,在他资助的每个孩子的家门口栽上几棵,勉励他们奋发学习。后来,受资助的孩子们陆续完成小学学业,考上初中,有一个叫陈国元的学生于2007年考上了大学。周老知道后,特地到民政部门为其争取到2000元大学救助资金和400元生活救助款。 “我从来不告诉受资助的孩子自己住在哪儿,因为农村群众太善良了,你对他一分好,他会十倍还给你。不告诉他们就是防止他们找到家里向我道谢。 ”周老说。
如今,正住院治疗的周老除了筹划捐资助建敬老院,还在四处联系他百年后将遗体捐给相关部门做研究的事。 “我不想自己最后烧成一把没用的灰,我要把我的一生全部奉献给培养我的党和人民! ”周老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周连山为了护林,他失去左臂;为了护林,他忍受孤独、寂寞、恐惧;为了护林,他练就火眼金睛,无数次准确报告火情,避免重大损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全椒县瓦山林场护林员韩明道。...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