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连山
“三夏”,是农村最忙季节之一,既要收割成熟的油菜、小麦,又要抢栽水稻,还要忙田管。然而6月13日,记者在全椒县马厂镇新安村黄树村民组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田野里看不到过去常见的成群结伴插秧的场景,村民们大多表情轻松,显不出大忙季节的紧张与疲惫。在与村民们攀谈后得知,近几年,该村在机械化耕地、收割的同时,还采用了“种稻技术”,村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与插秧相比,种稻省工、省力又省钱,产量还增加了不少。 ”村民组长周金玉坐在田头,给记者介绍种稻的由来。
黄树村民组有100多口人、400多亩地。几年前,村里几位走南闯北的年轻人从外面学会“种稻”技术,回村后带头试种。 “种稻”,就是在旋耕、整平的耕地里,直接播撒稻种。村民周树青2008年在村里最早采用这种种植技术,当年每亩水稻产量就达1600斤,比
插秧的水稻每亩多收200多斤。
村民看到种稻的好处,也纷纷跟
着学。现在,该村民组及周边村庄的农民全部采用了这种方便、快捷的水稻种植技术。
“再过两天,我家的稻子就种完了。你看我家这块地,先种的稻子,苗都出齐了。 ”周金玉指着身边一块稻田,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他介绍,他家种了近30亩地,过去插秧是最头疼的一件事,除了要提前好多天育秧外,还要请人栽秧;大忙季节,栽秧工难请、工钱贵,每人每天200元,还要管吃管喝;另外,栽秧效率低,一人一天栽不到一亩。现在,改为种稻,我家的地一个人就能轻松搞定!
新闻推荐
全椒县经济开发区引进深圳金富康电子有限公司1亿元,对原东方阀门厂进行嫁接重组,生产各种型号的电容器,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公司拥有自动化生产线80条,年销售额近亿元,税收380万元。图为工人在自动化生...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