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连山
日前,记者在全椒县襄河镇长安村采访了解到,该县首家家庭农场负责人文毅从事规模种植已有4年多,每年收粮200万公斤,年产值近千万元,纯收入70万到100万元。
文毅说,他的家庭农场分工明确。在经营方面,他也有招:农忙时雇佣100多人,除去基本工资外实行多劳多得,每亩地基数是500公斤粳稻,多收部分一半奖励给责任人。农民汤德军负责生产,每年工资2万元,实际收入超过3万元,超额部分就来自超产奖励。
家庭农场的最大优势在于独资经营决策快,省去了许多制约因素。另外,员工都是自家亲戚,能够一条心干事。
文毅说:“成片的土地属于粮食低产田改造项目,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实现了沟、渠、路配套,水利条件好,自己再投入少部分资金即实现了稳产高产。4台大型烘干机,国家补贴了32万元,自掏96万元,保证了收获粮食的质量;政府即将投入50万元帮助建设育秧工厂,可以解决良种问题;粮食出现病虫害只要一个电话,县农技部门的技术员很快就到,真是零距离服务。 ”
在列举了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之后,文毅也道出了难处:“融资难,投入不足制约了农场快速发展。 ”他希望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再大些,让现代农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闻推荐
全椒县经济开发区引进深圳金富康电子有限公司1亿元,对原东方阀门厂进行嫁接重组,生产各种型号的电容器,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公司拥有自动化生产线80条,年销售额近亿元,税收380万元。图为工人在自动化生...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