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全椒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人社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全系统上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主动适应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的战略要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各项任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先后被国家人社部授予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省人社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县、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五项民生工程有条不紊。一是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均能保质保量地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每年培训结业人数达2400人以上。二是就业扶持工程。基层特定岗位目前在岗61人,占任务指标的100%;重新在11家单位开发了350个公益性岗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共征集了13家单位上报的123个见习岗位信息,共有86名见习生到岗,占55人目标任务的156.4%。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中小学生)参保人数8.1013万人,占计划8.1万人的100.02%。四是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共为317人次,支付二次报销待遇169万元。五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4.1939万人,占市下达21.52万人任务的112.43%,全县有75108名到龄城乡居民按月发放了养老金,发放率100%。
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椒县通过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强力推进企业用工服务、打造面向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创建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平台等各种措施,强力推进全县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5.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分别完成“十二五”目标的122.2%、130%。建立省级农民工创业园7个,覆盖率列全省各县之首,全县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局面。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全椒县坚持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紧紧围绕保障民生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实现社保费“五险合一”、“一票征收”;落实养老金上调政策,着力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实现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建立城镇居民(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完善职工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及时调整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费率;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五项社保基金累计滚存结余已达9.8164亿元,各类社会保险参保达50.007万人次,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平稳,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
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以来,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才0.56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0.5万人,全县共有3人在全省技能大赛中受到表彰。引进国外人才智力工作深入推进,“十二五”期间,全椒县申报获得国家和省批准项目1项次。全柴集团,从德国ELSBETT公司引进的外国专家成为安徽首例获得国家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并受邀参加天安门国庆庆典。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初显成效。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公务员招录、培训和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继续组织“三支一扶”工作,招募37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积极改进军转干部安置办法,圆满完成了18名军转干部安置任务,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得到加强。
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全椒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了全县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100%,劳动监察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100%,“两网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合理。“十二五”期间,先后两次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由“十一五”末530元提高到“十二五”末的1150元,增幅为117%。实施了第四次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调整,实行了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共完成工资套改0.85万人次。
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信息化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县、镇、社区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新建成的全椒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和人力资源市场被誉为“全椒模式”,被省人社厅在全省推广。
全椒县人社局被国家人社部通报表彰为2011-2013年度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新闻推荐
全椒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