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一辆汽车经过天长市金集镇益民村,一位老人家听到马达声以为是摩托车,顿时大哭起来。老人是朱长海老师的母亲,因为儿子去世受到巨大的打击。曾经每逢周六,朱老师就骑车回家看望双亲,摩托车的声音带给母亲的是欣喜。如今,这只会给老人家带来痛苦。
朱长海老师一家合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有一种孝行叫内疚
“身为人子,不能床头尽孝,我心如刀绞。”7年后,这件事还令朱老师耿耿于怀,他在一篇博客里写道:“对不起,爸爸妈妈!是儿子不孝!”
早在朱长海老师大学还未毕业时,黄山一家旅游公司看中了他,他说父母年纪大了,要到他们身边工作。
在2003年全省政治课评优比赛中,朱老师取得好成绩,不少巢湖、安庆的学校想挖走他,他又以同样的理由婉拒了。
朱老师留在老家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2000年,朱老师刚参加工作,父亲患了急性脑血栓。当时吃住全和学生在一起的朱老师,白天时间几乎全花在学生身上。每天晚上等住宿学生入睡后,他就赶到医院陪父亲。
这毕竟还是挤出时间了,然而母亲一次重病让他内疚了好多年,因为他离家最近,却始终没时间回去看望。2001年10月,母亲查出肺结核,卧病在床。此时的朱老师第一次接手班主任工作才1个月,繁忙的工作让他没空抽身。
“身为人子,不能床头尽孝,我心如刀绞。”7年后,这件事还令朱老师耿耿于怀,他在一篇博客里写道:“对不起,爸爸妈妈!是儿子不孝!”
事实上,朱老师心里一直惦记着两位老人。每到周六下午或者周日上午,他都会抽空骑摩托车回到老家看望父母。孝心一片,让爱人龚媛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她看中的就是朱老师的为人,事实证明她没有看错。
如今,老母亲一听到摩托车的声音,就想起儿子回家的场景,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妈妈都哭死了,因为弟弟以前经常骑摩托车回来,现在不能听到那个声音,一听就哭。”姐姐朱翠香说。
朱老师带儿子在外游玩。
有一种幸福叫陪伴
朱老师骑摩托车在大雪天找了好几个镇,才找到一家花店。丈夫如此浪漫,让龚媛十分感动。可拿到花一看,她心里笑了,“傻样,这哪是玫瑰,这是月季好不好!”
除了学生、家人,朱老师对同事的关心,佘焕华是最有感触的。2006年,佘焕华结婚,但没有房子。这时候朱老师给时任校长贺佩写了封信,内容就是为佘老师“讨”一间宿舍,作为婚房。贺校长最终同意了。
事实上,2004年朱老师结婚时,他同样没有房子,但他却没有主动向学校提出。是学校考虑到他们困难,安排了两间民房。
朱老师和龚媛的婚事,一开始女方家是不同意的,因为龚媛才到金集中学实习,工作不稳定,而且年龄比朱老师小7岁。更何况,朱老师家可谓一贫如洗。然而,龚媛看中了朱老师为人,一颗金子般温暖的心。
因为学校事情多,朱老师对儿子的关心显得少了。除了放假,朱老师每天晚上快12点回家,这时候儿子已经睡了,一大早天没亮他又起床去学校,此时儿子还在睡梦中。“儿子最高兴的是周六早上,他不许爸妈起床,要我们陪他玩。那时候一家人在一起,最开心。”
陪伴家人的幸福时光是短暂的,朱老师更多的时间都待在学校或者出差。每次出差,他都会给龚媛和儿子带点礼物。就像他经常在重要节日给家人带点惊喜一样,他总希望带来快乐。说是惊喜,但实际上龚媛从来不惊。“因为他是一个藏不住事情的人,每次惊喜我都知道,我不说而已。”
不过,有那么一次惊喜还是逃过了龚媛的眼睛,这次浪漫举动让她感动不已,也哭笑不得。有一年冬天,朱老师准备在结婚纪念日这天送妻子玫瑰。他骑摩托车在大雪天找了好几个镇,才找到一家花店。丈夫如此浪漫,让龚媛十分感动。可拿到花一看,她心里笑了,“傻样,这哪是玫瑰,这是月季好不好!”
姐姐在朱老师坟前扫落叶。
■追忆
小时候家里很穷,弟弟在家什么事都干,也是从那时候起,养成了关心别人的性格。他对人好,恨不得把心掏出来。 ——姐姐朱翠香
有时候我抱怨他在学校待太多,对家里关心不够,他就笑一笑。他总是迁就我,从不说一句重话。 ——妻子龚媛
儿子最高兴的是周六早上,他不许爸妈起床,要我们陪他玩。那时候一家人在一起,最开心。 ——妻子龚媛
有一种责任叫忘我
出院不到一个星期,朱老师就跑回教室。他穿着绿大衣,在教室门框上吊水的场景,让当时还是教导主任的金永至今难以忘怀。
“对别人永远那么大方,对自己却十分小气,这些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龚媛的话一点不错。在朱老师办公室桌子上,除了一份没有批改完的试卷,就只剩下999感冒灵和胃康灵胶囊。
因为工作劳累导致身体差,佘焕华是最清楚的,这些年作为好兄弟,他好几次坐120急救车将朱老师送到医院。
2001年下半年,金集中学首次对学生进行军训,这次活动是朱老师组织的。从军训内容、人员安排,到学生安全,每项工作朱老师都得负责。终于军训迎来最后一天,阅兵式一结束,军训活动就算圆满完成了。然而,就在大家在操场训练时,朱老师突然晕倒。
好多学生哭了,赶紧将老师从操场抬走。没多久,佘焕华老师就随朱老师坐“120”到医院。这一次,朱老师昏迷了8个多小时,医生说是劳累过度所致,幸好送医及时,没有生命危险。
2002年下半年,朱老师肚子疼得死去活来,被查出患有胆结石。医生建议立即手术,可他不愿离开教室,坚持做保守治疗。有一天半夜,朱老师肚子又痛了,佘老师赶紧拨打“120”,并将他送到医院。
后来,医生强制给朱老师做了手术,并嘱咐要在家休养几个星期。可出院不到一个星期,朱老师就跑回教室。他穿着绿大衣,在教室门框上吊水的场景,让当时还是教导主任的金永至今难以忘怀。
今年5月27日晚,一名学生闹情绪要跳楼,朱老师救人时从三楼坠下。佘老师又一次陪朱老师坐“120”到医院。然而,这一次,他没能将朱老师带回来。朱老师走了,再也回不来了。本报记者 徐文兵
新闻推荐
县委书记风采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