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八,笔者有幸来到了风景如画、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天长市金集镇井亭村。2012年10月,该村被列为省级美好镇村示范村,开启了它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通过近两年的建设,井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最初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化身为远近闻名的“城市新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一个美丽迷人的世外桃源
一入井亭村口,首先吸引眼球的便是沥青硬化的主干道,道路两侧种植了挺拔大气的广玉兰、精致养眼的红叶石楠等景观植物,并配备了景观路灯。进入中心区域后,就可以看到一排排古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这些徽派民居高墙封闭,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粉墙、小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亭台楼榭等和谐组合,处处彰显出一股灵气。
村民老杨指着村内保留的一座改造前的老房子,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们以前住的房子,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如今早已无人居住。我们现在户户都住上了楼房,水泥道路实现了户户通,再也不用一脚泥入户了!”
在井亭村民居集中区的对面是占地1500平方米的居民休闲广场,涵盖了广阔平坦的茉莉花广场,古色古香的回转连廊,宽敞专业的篮球场,以及拥有乒乓球台、双杠、平步踏板机、仰卧起坐器等各类健身器材的居民健身广场。
从老人口中得知,这里曾是长满杂草的泥地,也许,他们从来没有想象过这片土地会有如今这番景象。
一座匠心独具的清朝古墓
在村里开农家乐饭店的村民杨贵昌对笔者说:“过年这几天,我们饭店的生意特别好,每天都接待好几批前来游玩的客人。我们村的杨捷将军墓值得一看!”
杨捷将军墓是一座清朝康熙年间建造的古墓,是清朝早期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杨捷将军的墓地,坐落在井亭村的草庙山之上。依据残留的旧址,置身其中可以想象得知当年的情景:杨捷将军墓居中,西北有草庙山,西南有高岭,崇山峻岭构成天然门户。山上古庙里香火缭绕。坐西面东,拥有开阔地带。水势蜿蜒流向东,与南北高坡,形成陵区的抱水,它依山而立,视野开阔,不远处众生景致尽收眼底,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中轴神道,石象生分列左右,独特、俊美、精细、逼真,与墓区树木辉映。
杨贵昌介绍说,为了保护古迹,1998年安徽省省级文物将杨捷将军墓保护单位,先后拨付款项用于恢复和修缮。如今,在美好镇村建设中,杨捷将军墓更是得到了更好的修复。作为安徽省除明皇陵外的第二大古墓现已恢复其本来面目,成为井亭村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群踌躇满志的幸福村民
“井亭村现为2A级旅游景区,月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全村2014年实现新农合参合率100%,村民生活有了保障,大家干活也有奔头,现在村里大部分的家庭都有私家车。”井亭村党总支书记张信文介绍说。
据了解,井亭村村域面积1.5万亩,人口2307人,辖20个村民小组。该村先后完成了3.2公里环道、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该村草庙山茶园占地400亩,年产茶6000斤左右,年产值200万元,专业采茶、制茶工人100多人。村年生产总值为5.7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2000万元,工业产值为5.4亿元,服务业产值为1500万元。
张信文心满怀信心地说,井亭村文化底蕴丰厚,孕育了中国一代名导卜万苍和唱响海外的《好一朵茉莉花》原型《鲜花调》,杨捷将军墓和清朝道光年间尚书王引之墓连结成古墓群,文物众多,规模宏大。我们将着力打造好这一新名片,使村里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如果我离开了人间,把遗体(器官)捐献给别人,让更多人获得新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这是天长市汊涧镇退伍老兵任其柱说得很朴实的一句话。近日,当任老从该市红...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