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天长市铜城镇安乐社区境内,当地4名初中学生到当地一处池塘里游泳,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其中3个孩子再也没能够自己爬上岸来。(7月20日《皖东晨刊》)
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年年都有发生,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近3万儿童和学生溺水身亡,其中高达70%以上的溺水事故发生在暑假期间。一个个年幼的生命瞬间陨落,对社会来说是巨大损失,对家庭来说更是无限哀痛。
客观地说,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家长,包括社会,都对此相当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教育局下发文件、学校印制宣传单、家长苦口婆心叮嘱交代、相关部门设置警示标语标牌。可“夏季悲歌”为何仍在年年上演?据公安部门分析:溺亡事故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溺亡的孩子大多不会游泳,或是同游的伙伴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下水救人导致连环事故。
守护住孩子们鲜活的生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联合起来,共同构筑起一张“防溺水安全网”。首先是家庭监护不能“断了线”。监护人要随时做到“四知”,即:知去向、知活动内容、知同伴、知归时。家长除了要求孩子不要私下玩水外,还可以带孩子去正规的游泳馆游泳、嬉水,尽量保护住孩子亲近水的天性。而学校在引导教育中适当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比如:组织孩子收看相关的警示教育节目,编排话剧让孩子“亲历”悲剧过程,带孩子到危险水域现场教育,这些给孩子留下的印象会比简单的说教更为直接、更为深刻。 (下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真没有想到……地税局这么快就帮咱解了燃眉之急。”发出如此感叹的是天长市四季春小肥羊火锅店的老板刘光亮。原来该火锅店主要...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