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昌
天长市万寿镇忠孝村村民陈翠英自尊自强,靠拾荒抚养两个智障儿,四十年不离不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遭遇厄运 接连不断
今年69岁的陈翠英40多年前嫁给万寿镇忠孝村村民蔡士龙。大儿子蔡凤珠在出生一百天的前夜,突发高烧,被检查为大脑炎,因当时医疗条件差,孩子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40多年来,蔡凤珠不仅事情不能做,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在蔡凤珠3岁时,陈翠英又喜添一个大胖小子,起名叫蔡凤宝,全家人喜出望外,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宝贝”身上。然而,厄运却再次降临在这个脆弱的家庭。蔡凤宝3岁时遭遇意外,被牛角触到头部,大脑严重受伤。出院时,人已呆滞,走路发抖,走不稳,生活一样不能自理。这犹如晴天霹雳,陈翠英夫妻俩陷入了绝望的深渊。再孬也是自己的亲骨肉啊,一段时间的痛苦煎熬后,夫妻俩重新振作起来,决定把两个智障儿养育长大……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陈翠英夫妻俩日子虽过得苦些,住的是土坯房,但依然相互扶持,相敬如宾,每天天不亮陈翠英就出去捡拾破烂。1992年,她家的三间土坯房在一次狂风暴雨中被刮倒,家里无钱修建,后来在亲戚的帮助下新建了三间砖瓦房。
2010年,陈翠英的丈夫蔡士龙因病去世,带着遗憾和不舍丢下了孤儿寡母三人。村里和部分爱心企业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了丧葬费。从此,家庭全部的重担压在了陈翠英的身上……
陈翠英得到了万寿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关注关心,镇上每年数次派人上门慰问,送钱送物。2009年,万寿镇为她家两个智障儿申请了低保,2014年,又给娘儿仨转为“五保户”。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后,她家每年可拿到6000多元。
去年9月,老大蔡凤珠发病,喊头晕,不能吃饭。住进天长市天康医院,得到精心治疗,住了半个月康复出院。“一共看了六七千元,因为天康医院关照,我才花四五百元。”陈翠英老人咧着嘴笑道。
自尊自强 知恩图报
笔者走访了很多人,大家均高度赞扬陈翠英老人的品格,说她人穷有志气。“陈翠英老人的口碑相当好,素质也高,从来不到村里、镇上反映困难,要这要那。”万寿镇党政办主任陆凤江说。
安徽新利清洁用品有限公司在陈翠英家附近,公司负责人蔡丰富让她到公司捡废纸板卖破烂,她从不去。老人说,卖了废品不值钱,万一纸板要有用,公司损失就大了。“一次,我给陈翠英送去500元,她将几十个鸡蛋送给我,跟打架似的非要我收下。”蔡丰富说。庄邻到她家出礼,她坚持着还礼;当地学校送她废品,她送去自家种的蔬菜……
万寿造纸厂同情老人遭遇,给她的废品加一角钱收购。有人出主意让她收购别人的废品,然后倒卖到造纸厂,赚取差价,被老人一口回绝。废纸板潮湿了,老人都会晒干了再卖到造纸厂。
你有情,我有义,老人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一个家,用良心坚守着做人的底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百姓故事
新闻推荐
那个叫“三毛”的孩子读《三毛流浪记》有感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