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宝 本报通讯员 卢晓东
全椒县二郎口镇的百米“长龙”旋绕舞台、迂回穿梭、翻腾飞舞、气势恢弘;明光市明西街道的“狮子”一会打滚,一会跳跃,一会翻跟头,一会挠痒痒,憨态可掬,活灵活现;还有定远县池河镇的“二龙戏珠”、南谯区腰铺镇的“河蚌闹春”、凤阳县府城镇的“回民锣鼓”……2月16日下午,滁州市举办第六届醉翁亭民间花灯表演大赛,一个个传统的民间花灯表演轮番登台,群众在欢乐过春节的同时,再次领略了皖东特色民俗的魅力。
一条条“长龙”舞起来,一辆辆花轿扭起来,一支支旱船荡起来,演员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市民早早赶来瞅地形、搬凳子、占“地盘”,将舞台围了个满满当当。花船、花轿、花伞、“长龙”“狮子”“毛驴”……来自全市8个县(市、区)的16支花灯队伍、近千名花灯“艺人”亮出各自行头,使出浑身解数,让市民大饱眼福。
定远县文化馆带来的 《狮子舞》,4名小伙子将武术与舞狮巧妙结合,时而跳跃,时而腾空,现场演出一场“狮王争霸赛”。一不留神,两只“狮子”还跃上五六米的高台,表演挠头、搔痒等各式高难度动作,既惊险又精彩。明光市潘村镇的双龙表演,伴随着急促的鼓点,两条26米长的长龙飞速舞动、旋转,赢得观众尖叫连连。天长市老年大学表演队带来的腰鼓表演《最美的歌》,旋转跳跃,演员们各式动作毫不含糊。让你想不到的是,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有76岁,平均年龄也在68岁左右。 “今年我们带来的节目是《喜娃闹新春》,我们在表演中特意加了两个小娃娃,就是宣传国家放开二孩的好政策呐! ”来自琅琊区北门公共服务中心的66岁老人田红卫,玩花灯已有十多年了,每年都会创新自己的花灯表演,“希望花灯艺术一直传承下去,明年我还想来演! ”老人兴奋地说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罗宝 通讯员 李炳旺陈开云)5月14日,由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体育总会联合主办的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启动仪式、全省第四届茉莉花全民健身展示大赛暨天长市第六届体育文化节开幕式...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