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宣金祥 王冬梅
“以前,一套工作台账有一堆要求,什么计划、制度、措施、会议记录、检查总结等一样都不能少,打印整理出来动辄就是一大摞子,实在是耗神费力;而如今对工作台账的要求简单多了,有的工作只需一张照片、一张表格,配几句话能搞定,这让社区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居民多办实事。 ”谈起社区减负前后的变化,天长市天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福琴感慨道。
去年底,天长市出台《关于切实减轻基层社区(村)负担,提升服务群众效能的八项规定》,列出社区减负5份“清单”,基层社区工作由原来的263项减至91项,组织机构由48个减至16个,仅保留14套台账。
“5份‘清单\’,内容清楚明了,规定了基层社区的工作和任务,清理掉了那些本不属于基层社区的繁杂事务,真正给社区工作者松绑减负。 ”天长市纪委副书记唐金龙介绍。为推进社区减负工作,天长市专门组建了由市纪委、组织部、法制办、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及社区代表组成的清理工作机构,重点清理那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仅部门条线要求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下沉到社区的工作,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规定除省、市批准保留的创建达标项目外,各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面向社区的创建达标项目,新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一律要经天长市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方可实行。此外,对于保留的14套台账,坚持精简原则,能减则减,能压缩必须压缩到位。
“做‘减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加法\’。 ”天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毓江说,为社区减负的目的,是要让社区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服务上。
在天长市天长街道园林社区,社工张晓祥介绍了他这两天干的“活儿”。一是帮助业主解决屋顶漏水问题。同心北苑小区九号楼一户业主反映家里屋顶漏水,张晓祥和小区物业负责人一起上门查看,然后联系市规建局物管办,打了几个电话,直到物管办负责人告知,已经委派工程项目经理接管这事,他才放下心来。二是帮助处理明园小区的一处下水道堵塞问题,上午联系好施工队伍,下午到小区跑了一趟,现场了解下水道疏通的进展情况。 “以前处理这些事,只能打个电话问问而已,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像现在这样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张晓祥说,卸除了上级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验收、考核任务及事项后,“小巷总理”们可以腾出手脚,精心耕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
提起社区减负,沃公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田玉兰感触颇深。 “咱们社区是老社区,孤寡和‘空巢\’老人较多,往年春节,我们大多是按上级要求,买点东西到老人家走一趟,表达一下心意就算完事了。 ”田玉兰说,今年春节除上门慰问外,社区还精心组织了“老少同乐饺子宴”“老人好声音文娱晚会”“老人浪漫贺新春”等形式多样“暖心”活动,参与活动的老人特多,也特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看戏、娱乐不用再跑远路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文艺活动,吹拉弹唱一样也不少,我们老年人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83岁的邱丽华老太太乐呵呵地说。
端午节即将来临。连日来,园林社区正抓紧筹备“包粽子竞赛”“纪念屈原爱国诗歌朗诵会”“青年志愿者大扫除轻松度夏”“戏曲演唱晚会”等系列活动,社区干部和居民一起忙忙碌碌,其乐融融。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罗宝 通讯员 董曙光 俞登桃)天长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近几年累计奖励企业800余万元,激发企业创牌热情。截至目前,该市已拥有有效注册商标338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件、安徽省著名商标50件...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