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从制度框架、基础设施、金融创新、完善服务四个层面,带动全市金融机构致力于完善金融基础设施、降低金融服务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品质,“普之于民,惠之于众”,全市普惠金融得到较快发展。
以构建制度框架为基础,引领普惠金融发展方向。中心支行结合四川省及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具体要求,推动达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力争于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并具有达州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制定《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内部分工方案》,建立起由办公室牵头、货币信贷、支付结算、征信管理、科技等业务部门参与的普惠金融工作机制。并通过设置“普惠金融发展”指标考核,不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加大普惠金融发展保障。中心支行始终把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改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推动“支付惠农示范工程”创建,大力推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乡村小卖店、卫生服务站等安装POS机,并在增加助农取款点数量基础上着力提高助农取款点质量,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基础金融业务,解决了边远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303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银行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0.15%,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的目标,农村居民逐渐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基本金融服务。10月末,全市助农取款点4193个,1-10月实现小额取现54.75万笔、1.7亿元,转账4.51万笔、1.46亿元,代理缴费18.3万笔、0.2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较,转账业务和代理缴费业务有很大幅度提高,凸显了助农取款点的各项服务为农村客户带来的极大便利。
以金融科技创新为驱动,增添普惠金融发展动力。中心支行紧跟上级行工作部署,致力于金融科技发展,大力推广金融IC卡应用,达州市主城区及大竹县、宣汉县、万源市均实现了刷银行卡乘公交车,方便了老百姓出行,实现了全国银行卡通用。1-10月全辖公交刷卡2812多万笔,共计3624多万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还通过移动互联网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从技术上实现普惠金融的新突破,纷纷推出和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充分运用网络金融门槛低、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等特点,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导向,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宗旨。中心支行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运用“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扶贫信贷+综合服务站+电商平台”等模式,为小微、“三农”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切实帮助其突破“抵押难”的瓶颈,有效提高对小微企业及“三农”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效率。同时,中心支行通过“金融扶贫劳动竞赛”“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示范网点”等评选活动,成功挖掘和树立了普惠金融发展典型;并坚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萤火虫工程·农民夜校”等活动,向社会公众特别是低净值人群有效传播了金融基础知识和普惠金融的基本理念。
在人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达州市普惠金融发展总体上取得较好成效。截至10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707.6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7.33%,同比增长13.12%,其中农户贷款余额343.29亿元,同比增长10.71%。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1.46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5.32万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78.76亿元,同比增长30.02%,约占全部贷款比重的30.68%。
(陈杨 余超男 本报记者 龚俊)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党的政策确实好!我被推荐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习电动缝纫技术,不仅领取培训补助,还介绍我到场镇企业上班,真正做到了就近挣钱、照顾家人两不误。”11月22日上午,在大竹县杨家镇京婷制衣厂里,谈...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