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目前,达州市中心城区的“五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尽管还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媒体的报道和我作为一名市民所看到的情况来说,各部门工作的力度还是很大,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大街宽敞了,更干净了,乱摆摊的少了,车辆更守规矩了。但可能作为市民都有这样一个担心,会不会这一阵风过去后达城又恢复原样?如何才能保持我们“五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就拿多年前达城整治行人乱穿马路来说,当时也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严管重罚的情况下,基本上在达城范围内的过街人行横道旁,都可以看到市民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矩,极少有人胡乱穿行,引得外地来达州的人都称赞达州市民的文明素质高!而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达城又出现了行人乱穿的局面。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市长包惠在日前调研中心城区“五治”工程实施情况时,就要求加快建立“责任明晰、运作规范、配合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出台“责任明确、指标量化、操作性强”的工作规程。我想,按照市领导的要求,与“五治”相关的各部门如能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城市的制度,并切实施行,那比具体整治一处乱摆摊点、整改一处扬尘地点,更是功德无量的事。
正写此稿时,市长热线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广泛征求“五治”工程实施意见和建议的公告》,向广大市民征集对“五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举正好给了我表达意见的机会。因此我建议一定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五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部门各单位应专门抽调人员,根据工作职能和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城市管理的措施,并在需要的情况下把它上升为地方性的法规,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这样才能避免一阵风似的整治行动,达到事半功倍、长治久安的效果。
比如达州晚报22日《乱象困扰达城滨河游园》一文所报道的问题,达州晚报在过去也曝光过多次,也有部门进行过一些整治,但都没有取得长期的效果,这次我们如能趁“五治”之机出台一个行之有效的《滨河游园管理办法》,并逗硬执行,也许就能避免以前屡次出现的滨河游园乱象回潮的问题。再比如达州晚报21日报道的达城《早餐摊点“霸道”经营》一事,我们也出台一个达城早餐摊点管理办法加以规范,大概也能根治这一“顽疾”。
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市民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能否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还十分难说。可能这些制度以前也早已制定,但为何执行不力?究其原因,也许更需要我们制定新的制度来保证这些制度能严格执行,落到实处!
所以综上所述,有“制”才有“治”,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实现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不仅是我们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进方向,更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
新闻推荐
幸福来得太突然 不知是福是祸 为骗补偿款 妙龄女逼男友“闪婚” 近几年来,随着达州老城区的改造提速,为骗补偿款,假结婚现象也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
近几年来,随着达州老城区的改造提速,为骗补偿款,假结婚现象也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最近,通川区就上演了一起假结婚闹剧,一妙龄女子逼男友“闪婚”后,玩起了失踪……...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