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巴文化高地建设“12359”战略,明确了“确定一个巴文化典型图案为达州标志,确定一组巴文化典型事件为达州历史故事,确定一批巴文化典型人物为达州历史名人”(简称“三个确定”)的任务,为打造“巴文化名片”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达州巴文化
“三个确定”形成的时代背景
四川自古称巴蜀,巴蜀文化有两大翼,一翼是蜀,一翼是巴。相比蜀文化的蓬勃发展,四川巴文化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大力研究、传播、弘扬和利用巴文化,建设“巴文化高地”,是撑起巴文化半壁江山的有效途径。
达州上古属巴地,秦汉时期隶属巴郡,包括了重点巴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和城坝遗址(罗家坝遗址是我国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是研究巴文化的重要基地;城坝遗址于2016年10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期间152处国家大遗址)。而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巴人,从人类历史上突然消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翻开巴人的历史,俨然呈现出一部战争史。这个伟大的巴民族,还存在太多的谜没有解开,还有极大的学术空间需要开掘拓展,巴人的奋斗历程亦需进一步探索。众多文臣武将、无数文物古籍、独特巴风賨韵等,成为今日建设“巴文化高地”的坚实基础。“三个确定”的形成,为达州巴文化研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达州巴文化
“三个确定”的形成过程
达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目标提出的“三个确定”征集评选活动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后,于201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定稿。2019年5月6日至6月20日,面向全国开展公开征集活动,共收到246件标志作品、96件故事作品、85件名人作品。2019年9月10日召开专题会,最终确定了1个“巴文化·达州标志”作品、10个“巴文化·达州历史名人”、20件“巴文化·达州历史故事”。9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达州巴文化“三个确定”名单,同时开启了“三个确定”的成果转化运用工作。达州巴文化“三个确定”征集评选活动为下一步挖掘、弘扬巴文化打下了基础,是达州市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迈出的重要一步。
达州巴文化
“三个确定”形成的启示
巴文化“三个确定”中的历史人物,他们或祖籍在达州,或在达州做过官,演绎出的历史故事精彩纷呈,对中华民族和达州的历史发展有过突出贡献或推动作用。这是巴文化“三个确定”依据现有史料文献形成的历史渊源。同时,巴文化“三个确定”在整个形成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如下启示。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活动有序有力开展。
2019年1月,达州市委、市政府抓住机构改革机遇,在全省21个市(州)创新设立一个特色机构——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专门从事达州巴文化的研究、宣传、运用等工作。历时5个多月的“三个确定”活动中,市巴文化研究院多次向市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以及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活动开展有序有力有效。市委、市政府推进的全国巴文化高地建设实施方案,突出了文化强市战略的引领作用。
二是活动策划科学合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市巴文化研究院组织召开“三个确定”方案专题讨论会、征集作品初评会以及作品专家评审会、审定会等会议。多次邀请成都、重庆以及本市专家,对方案和征集稿件进行反复研讨和比选,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共识;多次征求社会各方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稿件,有力地确保了征集作品的高质量标准。
三是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大力营造巴文化氛围。开通“巴文化”微信公众号和“巴文化”主题门户网站,在四川新闻网、达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三个确定”活动专栏,多角度、多形式推介活动,营造浓厚的巴文化氛围。在“三个确定”活动的多个环节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合作,特别是在公开征集阶段,通过市电视台、电台广播、主流媒体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投稿作品来自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19个省、4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55个地区(市)。参与者遍布不同行业、各个年龄段,他们分别来自15个高等院校(其中包括四川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院校)、32个设计公司、17个机关事业单位等。
达州巴文化“三个确定”征集评选活动,得到了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提高了达州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诤
新闻推荐
达州援助湖北女护士张永娟: 来武汉20天, 看到有人出院就看到了希望
3月4日,是张永娟到达武汉支援的第20天,与刚去的时候相比,她的心境有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从坚信希望到迎来希望。刚到武汉...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