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达州市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妇女节105周年大会的代表符纯珍。
——专访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宣汉县下八镇建设村村民符纯珍
当城市里养老的难题正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在达州市宣汉县下八镇,却有这样一户人家:六个老人、三双父母,组成了一个史上最复杂的大家庭,全靠妻子符纯珍和丈夫郭兴茂两人义无反顾地撑起这个12口之家。3月4日,在达州市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妇女节105周年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20周年大会召开之际,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专访了全国“最美家庭”中的家庭主妇、女强人符纯珍。
丈夫因病去世带公公婆婆出嫁
符纯珍前任丈夫因患脑癌去世后,临终前将父母托付给她,多年来她一直信守这个承诺,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公公婆婆当做了自己的至亲一样看待。每当有人来给她介绍对象时,她都一个要求,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公公婆婆一起嫁!这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直到她筹钱买了一辆长安车跑运输时,遇到了现任丈夫郭兴茂,便组建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现在她们的家家庭成员包括了符纯珍的母亲和继父、她的前公公婆婆、加之丈夫郭兴茂的父母;另外还有她与前夫所生的孩子,丈夫郭兴茂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女儿,以及她与丈夫郭兴茂生育的小女儿。
家中六位老人家人相处融洽
尽管家庭成员看似复杂,但其乐融融。前公公向仁江主动拿出他的私房钱,要“赞助”她和丈夫郭兴茂的婚礼,这让她坚定了要同心经营好这个大家庭的信心。而丈夫郭兴茂幽默风趣、脾气又好,从不顶撞老人。而她本人对公婆也是无微不至的照料。夫妻俩对待双方的孩子,都视如己出。当她生病住院时,丈夫郭兴茂的女儿为她洗脸洗脚,揉肩捶背,把她当作亲妈一样照顾。而六位老人也相处得非常融洽,没有芥蒂。
对话符纯珍:带动村民致富 成立蔬菜合作社
记者:你们家是如何带动家乡父老发家致富的呢?
符纯珍:“自己富,不算富;家乡富,才是富!”在与丈夫郭兴茂结婚后,我们开始携手创业,承包了多个道路建设项目,积累了一些资金。2012年,我们多方筹集资金240万,建起了宣汉县珍茂蔬菜专业合作社,为20多名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创办了广和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带领200多位乡亲搞劳务开发;2013年,又筹集2000万元建起近3000亩的“米岩花海”苗木基地,直接带动数千群众增收致富,当年“三八”妇女节,我们还自己掏钱慰问了村里32名8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
记者:为什么大家看来你们家过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符纯珍:我的感悟有三点。一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家就是一个避风港,遇到大风大浪、困难挫折时要不离不弃,共同担当。二是家和才能万事兴。平时生活中,牢记“家和万事兴”这句古训,孝顺老人,对待孩子要一碗水端平,夫妻相互关心、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支持。三是邻里友爱是块宝。邻居有困难,我们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家庭创造出睦邻友善的氛围。
传递正能量 将爱心进行到底
记者:你们家已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作为家庭主妇的你今后生活中将怎么办?
符纯珍:我家荣幸地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能获得这些荣誉,使得全家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幸运和幸福的人。而我只是一名农村妇女,但组织给予了我厚爱和肯定,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爱心、孝心、善心进行到底,倡树新风尚,传递正能量,用孝亲大爱,用勤劳善良,建设一个更加幸福美满的特殊家庭,以此带动更多的家庭成为“最美家庭”。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骥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杨蒙的抗癌漫画。杨蒙平时在家都要戴着口罩。2011年6月,中考刚结束,16岁的达州宣汉女孩杨蒙被确诊为白血病。坚持了3年多时间,2015年2月,19岁的她开始用手绘漫画记录自己的病中生活,并取名“...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