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3名中年男子组成诈骗团伙,一人假扮“老乡”,另外两人假扮“外地老板”和“黑车司机”,合演“老乡巧遇”的“丢包大戏”,诈骗返乡农民工30多人,涉案金额40余万元。
市公安局“挂牌督办”后,通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办案民警连续奋战半个月,终于成功侦破了这起系列“丢包”诈骗案。然而,在办案民警“成功”破案的背后,却有不少令人心酸的幕后故事。
返乡农民工 遇到“好心人”连续被骗
1
9月5日上午9时许,一名50多岁的中年男子痛哭流涕地来到通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西外中队报警:“警察同志,你们一定要帮帮我,打工一年辛辛苦苦才挣到的18000多元就这么没了。”
民警边安慰中年男子边耐心询问得知,中年男子名叫靳某,家住达川区道让乡靳家坪村,在重庆市某建筑工地打工。9月1日,既是孩子开学也是农忙时节,靳某看工地上没活做,便于当晚乘火车返回达州,想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及帮妻子干些农活。9月2日凌晨2点多钟,列车抵达达州火车站后,靳某看天色已晚,便蜷缩在候车室的座椅上睡了两三个小时。凌晨5时许,他早早地赶往西客站,准备搭乘第一趟班车回家。当他刚走到火车站广场人行天桥底下时,一名偏胖的陌生男子突然拦住他问道:“你往哪里走?”他老老实实地回答“想去西客站坐回道让的班车”后,偏胖男子劝说道:“天色还早,还没有去道让的班车”,声称自己要去九岭乡,可以与靳某同一段路。大约几分钟后,一名偏瘦的陌生男子来到两人身边,声称自己要去道让乡找战友,商量合伙在通川区江陵镇开办制衣厂的事。很快,两名陌生男子就一唱一和商量租车前往道让,并邀靳某坐“顺风车”回家,顺便帮“外地老板”寻找战友。不久,“外地老板”打了一个电话,便叫来一辆“黑车”。3人上车后,“黑车”行驶到西客站附近,“外地老板”就说钱包不见了,里面装有7000多元现金和400多万存款的银行卡。接着,“外地老板”要求对车上每个人进行搜身检查,骗出了靳某的300多元现金和存有18000多元的银行卡,以及银行卡密码。当靳某老老实实站在车外等待“检查”以证明清白时,“外地老板”将他的包扔出车外后,“黑车”便飞一般地驶离现场。
9月6日上午,宣汉县三河乡长扁村村民龚某电话报警称,他从浙江乘火车返回达州时,因凌晨无车,碰巧遇到“老乡”邀请他搭“顺风车”。车行到北外徐家坝时,同行的“外地老板”声称钱包丢了,要求检查车上所有人的口袋和行李。结果,遭骗走了打工挣来的34000元血汗钱。
9月7日上午,宣汉县漆树乡村民向某电话报警称,他从西安乘火车返回达州时,被3个骗子骗走了900元现金、一部手机及一张银行卡,卡里存有他打工挣来的2万多元工资。
成立专案组 “挂牌督办”系列诈骗案
2
不能再让农民工兄弟的血汗钱就这么被骗了,一定要为他们主持公道!市、区公安局党委对频频发生的“丢包”诈骗案高度重视,市公安局随即进行“挂牌督办”,通川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李森亲自主持召开专案会,要求分管刑侦副局长冯晓福、党委委员兼刑侦大队长闵军舰迅速组织成立专案组,从刑侦大队西外中队抽调精干警力全力侦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破获此案,尽力挽回受害群众的损失,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有一个现象深深刺痛了我们,几乎所有报案的受害人都止不住流眼泪,有的甚至痛苦得用双手捂住脸哭泣。”据办案民警介绍,今年以来,通川区、达川区、经开区、大竹县、宣汉县等地连续发生30多起丢包诈骗案,受害人都是返乡农民工,损失财物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从外地返乡大多是家里有急事,有的是家里有人病重,他们是带钱回来救命的。办案民警都对丢包诈骗分子深恶痛绝,发誓一定要将这伙骗子抓获归案。
很快,办案民警就查明了诈骗团伙的人员结构及作案手法,3名犯罪嫌疑人组成一个诈骗团伙,一人先假扮“老乡”上前与受害人搭讪;另一人假扮“外地老板”,声称要去受害人前往的地点开厂经商等,以不熟悉路线为借口,以“包车”免费带受害人回家为“诱饵”;最后,与假扮“黑车司机”的同伙一起将受害人带到偏僻处,“外地老板”故意将空钱包丢于车内,要求检查车内人员的随身物品、银行卡等,并要求受害人证明“清白”,哄受害人交出银行卡、密码及手机后,3人合伙以很快的速度进行“调包”,并驾车逃离现场。
据调查,诈骗团伙成员非常狡猾,不仅在作案过程中不断更换车牌,去银行柜员机上取钱时还戴着摩托车头盔遮住面部。专案组经仔细分析推断,这30多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个犯罪团伙所为,并决定进行串并案侦查。
蹲守半个月 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
3
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犯罪嫌疑人?专案组办案民警全面出击,调取案发现场周边的监控视频以及大范围地进行走访调查,直至9月29日,办案民警终于查明了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所乘坐的老式黑色“捷达”牌轿车,以及犯罪嫌疑人和嫌疑车辆的活动轨迹。
为避免更多返乡农民工上当受骗,专案组决定主动出击,在嫌疑车辆经常出没的北客站周边蹲守布控,全力查找犯罪嫌疑人的影踪,伺机实施抓捕行动。虽然马上就是国庆小长假了,但是所有办案民警都放弃休假,连续在北客站周边彻夜蹲守。十多天过去了,案侦工作没有太大进展,但办案民警毫不气馁,继续在茫茫人海中寻影觅踪。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14日凌晨3时许,办案民警发现一名犯罪嫌疑人终于“出洞”,驾驶着嫌疑车辆驶向达州火车站。为避免打草惊蛇,办案民警没有贸然行动,并判断该犯罪嫌疑人很可能要与同伙联系,继续在火车站周边集结作案,决定将犯罪团伙成员一网打尽。
随即,办案民警驾驶民用车辆跟踪侦查。凌晨4时许,办案民警在火车站广场周边秘密侦查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在火车站广场人行天桥下行道树旁商谈。“行动!”见时机成熟,办案民警分乘两辆民用车辆向犯罪嫌疑人靠近,并堵住嫌疑车辆的行进路线。就在犯罪嫌疑人发现形势不妙打算逃窜时,办案民警迅速合围,将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经办案民警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绰号“生娃”,男,41岁,通川区北外镇人)、魏某(绰号“刚儿”,男,46岁,通川区北翎路人)、唐某(绰号“唐麻花”,男,42岁,通川区北山镇人)对合伙实施“丢包”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办案民警提醒 丢包诈骗“四步曲”
4
据办案民警介绍,诈骗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是利用了一些人喜欢贪便宜的心理,先采取认“老乡”等方式消除受害人的防备心理,再以免费搭“顺风车”或捡到“钱包”一起分钱等手法,诱骗受害人到偏僻处实施犯罪活动。犯罪嫌疑人大多是二至三人一伙,按着“程序”“演戏”实施诈骗。第一步:认“老乡”套近乎;第二步:在受害人面前丢钱包等物品;第三步:要求对受害人进行搜身,受害人为了证明清白,往往会将身上的财物全部暴露;第四步:骗子们会“掉包”盗窃或强行抢劫,将受害人的财物骗走或抢走。
破案背后的心酸 民警半月不回家 老婆生气“闹离婚”
“小伟呀,你快回来一趟吧!国庆节都放假了,你还在加啥子班哟?你媳妇一个人挺起个大肚子检查去了……”“好,我把手头的活忙完就回去。”据了解,在蹲守布控的半个多月里,办案民警几乎没有回过家。副中队长叶伟连续战斗在第一线,身怀六甲的妻子无人照顾,年迈的父母多次打电话催他回家,他只得先敷衍着。等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后,他才匆忙赶回家。妻子小彭看到多日不见的丈夫,积压在心中的怨气瞬间爆发,扬言要和他离婚。叶伟好一番解释和安慰,小彭才渐渐停止了吵闹。
据中队长龚学将介绍,在侦办系列诈骗案期间,他们中队还发生了许多这样的“故事”,办案民警小蒋刚结婚不久,其妻子见丈夫多日未回家,就跑到中队“探班”,并向他“要人”。办案民警小李的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多次打电话叫他回家帮忙,他也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回去。犯罪嫌疑人落网后,他还代表中队买了不少鲜花,挨家挨户慰问办案民警家属及耐心解释。他真心感谢警嫂、警属们的理解和支持。
新闻推荐
残疾男子有了养子 民警热心相助 6岁抱养“黑娃”顺利上学了 “我儿子当了6年‘黑娃\’,现在终于有户口了。”近日,宣汉县柳池乡栈板村3组的刘某非常高兴,因为他抱
“我儿子当了6年‘黑娃\’,现在终于有户口了。”近日,宣汉县柳池乡栈板村3组的刘某非常高兴,因为他抱养的儿子星星(化名)终于有了户口,能顺利上学了……...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