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往一样,今年春节,本报教育周刊记者利用回老家过春节的机会,开展陪留守儿童过年活动。
每到一处,大家都详细询问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真实想法,想方设法满足留守儿童的新年愿望。与此同时,还开展了为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让留守儿童心中充满阳光,被帮扶留守儿童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本报教育周刊之所以年年开展这样的活动,是因为达州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留守儿童众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了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为常年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社会的关爱显得十分重要。
“爸妈回来陪我过年才是最好的礼物!”听到留守儿童这样的心声,我们不由有些心酸。让留守儿童的春节不再孤单,我们一直在努力。愿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辅导寒假作业 连线亲子视频
·本报记者 王万礼·
谭文博是宣汉县双河镇小学二年级学生,今年刚满8岁。2015年初,谭文博父母前往广东务工,留下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春节回老家过年,从岳母口中得知谭文博的情况后,我决定去他家里看看,让他和我女儿玩耍,一起过一个开心的春节。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我带着一些好吃的零食,和女儿一道来到谭文博家中。看到我们到来,谭文博显得特别开心,拿出糖果、瓜子、苹果让我们吃,告诉我们自己早上吃了好几个汤圆。女儿比他大不了多少,两个孩子一会儿谈动画片,一会儿聊春节联欢晚会,有说不完的新鲜事。
我把他叫到身边,询问他的学习情况,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半天不开口,后来在奶奶鼓励下,他才极不情愿说了自己的期末测试成绩。我让他拿出期末试卷,对做错的题逐一讲解,直到他完全弄懂为止。
检查完试卷,我又翻开他的寒假作业,发现好多拼音题做错了,很多地方都是写的同音字。我引导他一个一个地拼,一个一个地读,遇上写不来的,我一笔一画示范给他看。谭文博的奶奶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孩子作业做得正确与否从来不知道,都是孩子自己做,学校老师批改。对我抽时间陪她孙子学习,她不停地说着感谢。
检查完作业,我拿出手机,联系上谭文博的父母,加了他们的微信,与他们连接了视频。从视频上看到爸爸妈妈,谭文博高兴极了,连忙叫爷爷奶奶快来看爸爸妈妈。看到孩子,谭文博的父母十分激动,一口一个宝贝地叫着,问他过年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问他考试打了多少分……。
时间过得很快,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临走的时候,我拿出一个红包给他,他和他的奶奶说什么也不收。我说这是一份新年的喜庆,同时也是一份祝福和鼓励,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祝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最后谭文博的奶奶叫谭文博收下了。我鼓励他,这学期一定好好学习,到时会给他更大的红包。问有没有信心,他大声地答道:“有!”
接下来的几天里,只要不走亲戚,我都会让女儿和他一起玩,这个春节,谭文博过得十分开心。
陪伴宣汉县东乡镇一小六年级留守学生苟景科——
购买课外书籍 赏析经典诗歌
·本报记者 桂爽·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三,我利用到宣汉县城走亲戚的机会,专程看望了留守儿童苟景科。
今年12岁的苟景科,在宣汉县东乡镇一完小六年级三班读书。苟景科的父母均在外务工,外公外婆住在乡下,平时只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今年春节,苟景科的父母又不能回家过年,记者决定去陪陪他,让他幼小的心灵少一些阴影。
正月初三一大早,我带着苟景科直奔宣汉新华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苟景科异常兴奋,东瞧瞧、西看看,爱不释手却又不好意思买,我看得出他一是怕多花我的钱,二是不知从何下手。我告诉他,可以选点儿与教材同步学习的工具书,选点儿有范例的作文辅导书,还可以选点儿自己感兴趣的经典名著或自然科学类书籍。按照这一思路,他先选了《小学教材全解六年级语文》、《小学教材全解六年级数学》及《小升初必考的60篇作文》,接着选了经典名著《昆虫记》和动物小说《狼王梦》。
回到苟景科家里,我翻开他的语文寒假作业,其中一道阅读题“阅读诗歌,完成练习”一直未能完成。诗歌内容是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要求阅读后回答“1、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3、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坟墓\’、‘海峡\’?”
为了完成这道阅读题,我与苟景科一起反复朗诵这首诗歌,并提醒他缓慢、忧伤地朗诵。在对诗歌进行赏析时,我引导苟景科结合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所处环境去体会其写作意图,进而感悟作者要抒发的感情。不一会儿,苟景科很好地完成了这道题。
辅导完作业,我又陪苟景科聊天,询问他有何心愿。整个上午,苟景科很开心,给我说了很多心里话。
临走时,我拿出一个小小的红包给苟景科,里面装着两百元压岁钱。苟景科十分感动,向我表示,自己要将压岁钱储存起来,一部分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一部分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们,给他们献上一份爱的礼物,让压岁钱变得更有意义。
前往达川区福善镇牌坊村留守学生张柳家中——
指点作文写作 讲述采访故事
·本报记者 陈鲸印·
今年春节,记者回达川区福善镇牌坊村过年,得知村里留守儿童张柳的妈妈今年没有回家和孩子团聚,便和妻子商量一起去看望她,陪她过年。
“有什么困难,就给嬢嬢打电话。”见到张柳,妻子拉着张柳的手,有说不完的知心话。
今年12岁的张柳,在达川区福善镇牌坊村小学读五年级。张柳的妈妈在江苏省打工,因为春节期间工厂要留人值班,也为了多挣点儿加班费,她就没有回家过年。在这阖家欢乐的喜庆日子里,张柳和父亲一起过春节,特别想念妈妈。
在和张柳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牌坊村小学虽然是一所村小,但办学条件并不差。学校不仅开齐了课程,还开足了课时,既上语数课,也上音乐、体育、美术课,还上英语课。至于寒假作业,班主任王老师放假前就说了,大家要休息好,开开心心过春节,寒假不布置作业,大家收假后写好关于寒假见闻的作文就行。王老师还说了,开学后每个同学都要上台念自己的作文,大家听,大家评,谁写得好,老师还要给奖励。
“写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越真实越感人。”记者给张柳讲写作的诀窍。张柳一边听一边点头,对写好作文更有信心了。
张柳一直生活在乡下,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这让记者有些心酸。我和妻子决定,今后要多帮帮她,尽最大努力帮助她快乐成长。
给张柳发了压岁钱后,记者拿出手机打开QQ空间,让她欣赏这几年我外出采访时拍摄的照片,给她讲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拓展她的视野,开阔她的眼界。她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为记者点赞。一旁的妻子笑着逗乐我们,“好亲热,就像父女俩一样”。
考虑到张柳家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记者承诺开学后联系一下市、县学生资助中心及学校,根据她家的贫困情况,尽可能为她争取一些资助。听到这里,张柳的眼里流露出感激之情,不停地说着谢谢。
告别时,张柳和我们有些不舍,送了我们很远。记者答应她,今后还会来看她,适当的时候还要带她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世界,长见识。
接大竹县金鸡乡留守学生刘明嶍刘欢兄妹进城——
讲解植物知识 传授照相技巧
·本报记者 刘礼全·
刘明嶍和刘欢是两姊妹,大竹县金鸡乡人。多年来,兄妹俩的父母一直在外务工,两人在爷爷奶奶的照看中长大。哥哥刘明嶍初中毕业后,将奔赴福州父母那里学习电子焊接技术;妹妹刘欢留在老家,继续上五年级。
去年腊月二十八,我把刘明嶍刘欢兄妹接到大竹城里,让他俩和我们一起过年。
吃完年夜饭,刘欢来到我家阳台上,看到两棵枝叶茂盛的铁树,欣喜地问,“这不是我们课文中讲到的铁树吗?”
“是呀,”我耐心地向她介绍起来,“因为树干如铁打般的坚硬,喜欢含铁质的肥料,所以得名铁树。另外,因为枝叶似凤尾、树干似芭蕉,所以又叫凤尾。”
“那它有哪些生长特性呢?”听了我的介绍,刘欢对铁树更感兴趣了。
“喜光,稍耐半阴;喜温暖,不甚耐寒;喜肥沃湿润和微酸性的土壤,但也能耐干旱。”我种植铁树几年了,熟知铁树的习性,便一五一十向她介绍起来。我告诉刘欢,铁树的生长很缓慢,寿命长达200年以上,每年茎顶会生长出一轮新叶,10年以上才会开花,所以有“千年铁树开花”的说法。现在,人们一般把它栽种在庭院里,如果条件适合,可以每年都开花。
刘欢听了,告诉我,她长大后也要种铁树。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我带着兄妹来到东湖公园。看到各种高低不同的景观树和花草,我除了给兄妹俩介绍名称外,还把自己了解的一些植物知识告诉他们,遇到不熟悉的植物,我们一起打开手机查百度。
几天时间里,刘明嶍主要负责照相,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做什么,他都给我们照下来。用他的话说就是,多学习一点摄影技巧也是一门手艺。
“后面有树枝,前面有花草,那怎么拍摄人呢?”在小区里,刘明嶍手握相机,认真地问道。
“拍摄人物照片,要注意人物的面部表情,头部、脚部都要留出空间,不要拍成了‘顶天立地\’,每一张照片要有一定的‘画面语言\’。”我给刘明嶍认真介绍起来,“拍摄时,还要注意顺光逆光的角度,站的位置不同,照片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听了我的介绍,刘明嶍说自己收获很大,拍的照片比以前好多了。
探访通川区复兴镇贫困儿童张佳丽——
送上新年礼物 共同完成拼图
·本报记者 徐春红·
2月11日,大年初四,记者专程赶到通川区复兴镇探访贫困儿童张佳丽,给她送上新春的祝福,陪她一起快乐过春节。
一条小河在复兴镇边上流过,河边有一排不高的房屋,张佳丽一家就租住在其中。走近地坝,张佳丽见到我们,立刻冲了过来,抱住记者亲热个不停。她爸爸在一边憨笑着招呼我们进屋,记者忙递上带去的腊肉、腊排骨和旺旺大礼包及学习用品等礼物,他们一家感激不尽,不停地说着谢谢。
张佳丽是一个苦命的孩子,父亲无正式职业,母亲体弱多病无生活自理能力,哥哥初中毕业即外出打工,租住的房子经常漏雨。本报教育周刊2015年报道她家的生活困境后,立即引起《达州日报·教育周刊》家长QQ群(群号:319451840)、学生QQ群(群号:87904922)群友的关注,大家踊跃捐款捐物,解决了她家的燃眉之急,并为她家重新租下了这间房屋。
走进屋内,记者看见张佳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床,厨房里火炉上放着一锅海带炖猪蹄,家里还有一台洗衣机。尽管生活仍很困难,但张佳丽一家格外开心。张佳丽的爸爸对记者说:“感谢好心人让我们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还给我们送了很多东西,我们一定会好好生活。今后,我会努力挣钱,力争尽快改变生活现状。”
陪张佳丽聊了一会儿后,记者拿出准备好的立体拼图邀请张佳丽一同做手工,令张佳丽高兴不已。“咦,这个应该怎么拼呀?”“这个数字是起什么作用的?”取下立体拼图各种部件,记者故意表示不会玩。“找相同的数字,然后插在一起。瞧,这样!”聪明的张佳丽研究了一会儿,便当起了记者的老师,令记者大加赞叹。很快,我们就拼出了一块绿地,在绿地上拼出一幢精致的三层小别墅,在旁边拼出小黄狗、小卡车等。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周边邻舍的孩子前来观看,张佳丽忙热情地招呼大家和她一起玩。
完成拼图后,我们和张佳丽一起合影留念,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开心时刻。临走,记者给张佳丽发了压岁钱,并勉励她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新闻推荐
由宣汉县选出的市三届人大代表焦伟侠同志因工作变动于2016年2月调离本行政区。根据代表法的有关规定,达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于2016年2月29日召开会议,对焦伟侠同志的市三届人大代表资...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