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岁的严俊梅,长期在村小工作,先后担任过辅导员、班主任、村校长。从教34年来,她耗尽青春,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
十五年代课不改从教初心
1982年,严俊梅高中毕业后,到土主镇合溪村小学做了一名代课教师。初次上讲台,她有些紧张,虔诚向前辈请教,向书本学习。每次上课前,她都要反复斟酌教案、精选习题,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课堂上。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地,她的教学水平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家长的好评,在县内组织的各种检测中,她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成绩都名列学区前列。
1986年,严俊梅到石人村小代课,这一代就是11年!11年里,她未曾彷徨,也未曾动摇,从不计较工资的多少,也不计较待遇的差别,她始终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牵挂的是学生的成长。1997年,严俊梅考入师范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再次来到石人村小任教。
结束了15年的代课生涯,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无疑是对严俊梅最大的鼓舞。
爱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
“春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你们要多喝板蓝根,多吃抗病毒冲剂……”在石人村小学三年级教室,严俊梅正在给学生传授疫情预防知识。孩子们的健康是严俊梅关心的大事,夏天教室闷热,她就督促孩子多喝水,并在教室拖地保湿、洒水降温,以防止中暑;秋雨绵绵之际,她不时提醒学生增添衣服、多喝热水,注意防寒保暖。
一年级新生不按时上学,她到半路上迎接,到校门口等候,结果没几天就杜绝了上课迟到现象。对调皮、贪玩、好动的学生,她从不简单批评一通了事,而是沉下心来,因人施教。班上有个叫朱明明的学生,学习有些懒惰,她根据他的名字写了这样的评语:“明明同学,多好的名字,第一个‘明\’字表示头脑聪明,第二个‘明\’字表示前途光明,两个‘明\’字连在一起,就是用聪明的头脑去学更多的知识,使自己前途光明。老师提醒你,再勤奋一些,一定会更优秀!”在她的循循善诱下,朱明明很快克服了懒惰的毛病,成绩迅速提高起来。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从教几十年,严俊梅遇到过不少贫困学生,她总是解囊相助。2009年秋,一年级新生朱怀波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父亲憨厚老实,他上学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还要带幼小的妹妹上幼儿班。了解情况后,严俊梅主动担起了兄妹俩的“家长”责任。兄妹俩没有户口,她多方奔走,数次到派出所说明情况,帮助孩子上了户口;平时,她经常找机会与孩子谈心,解决午餐,讲励志故事,赋予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与达州义工取得联系,多渠道为兄妹俩寻找援助对象……
学生严松沉迷上网,经常玩游戏至深夜,家长无奈拨通了严俊梅的电话,她立即起床到网吧寻找。见到孩子后,她用讲故事的形式提出一些建议。当严老师与孩子一起出现在家门口时,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严俊梅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扎根村小那片沃土,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热情感染着身边的师生,用耐心、爱心、诚心关爱着每一个孩子,以此赢得了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宣汉县优秀教师、宣汉县最美乡村教师以及达州市师德先进教师。
新闻推荐
包惠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会”特别节目 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村一户一人
本报讯拥有丰富资源的达州如何克服“减贫难”与“返贫易”等现实矛盾?“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怎样从理论落实到实践?3月14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包惠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