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京达州企业商会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五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北京达州企业商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目前会员企业近百个,涉及高新技术、航空、军工、地产、机械、矿产、金融投资、节能环保、家具、餐饮等多个领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达州籍旅京企业家不忘家乡,反哺社会,一直坚持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截至2015年底,捐助资金79.1万元,受助学生近280人,遍及达州七个县(市、区)。受资助的贫困学生中,有的已考上清华、北大、人大、交大等名牌大学。
3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达州籍旅京企业家座谈会上,受助学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二学生罗彬心作了发言,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大二学生罗彬心。今天的座谈会,是个家乡人齐聚一堂交流学习的平台。我很高兴来到这里见到这么多亲切的面孔,也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这样的机会难能可贵,借此平台,首先我要向达州市委领导表达我们在京大学生最真挚的感谢。为什么要感谢呢, 其实今天来的所有大学生代表,都是宣汉县考生,而我们能够来到北京进入全国这些最好的学府,都是得益于高考招生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可以说,如果没有贫困县、少数民族待遇县这样的优惠政策,我们或许无法来到这样顶尖的校园,来到一群优秀的同龄人中,在这个繁华绚丽的北京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也许争取到这些教育上的帮扶政策和对大学生的关爱扶持只是各位领导为家乡人所作贡献的冰山一角,毕竟叔叔阿姨们日理万机,但是在我们心中,一个小的举措确是我们最大的契机,说是人生的转折,说是命运的跳板一点不为过。所以各位家乡领导对我们的关注以及一直以来各方面的关爱,我们永远感念在心。
然后,我要向北京达州商会的叔叔阿姨们表达感恩之情。我与北京达州商会叔叔阿姨们的结识始于高二的春天,当时我们几个学生代表,在宣汉中学的一间会议室里,接受了商会叔叔阿姨们的奖励资助。当时的茶话会很是轻松温馨,我们面对面坐着,聊着学习、未来和希望,听叔叔阿姨说着关怀、鼓励和期许,那个场面我仍记忆犹新。在那之后,商会叔叔阿姨对我们的帮助从未间断,后来我们一群学生考到了北京,2014年的中秋,我们和商会的彭晶阿姨一家共度;去年十月份的同乡会,我们也留下了开心的回忆。除此之外,还有多次的聚会。可以说,作为北京达州商会资助的学生,我们不仅得到了商会经济上的支持,更得到了叔叔阿姨们在异乡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帮助。这份情谊,我们永生难忘!
在万众瞩目的北京,我们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着自己的未来。我们在外求学,从未忘记过家乡,对于各位领导和叔叔阿姨们的关心和殷切希望,在怀着感恩之心的同时,会内化为自己在这里不懈奋斗的最大动力!
北京蕴藏着无限的机会,唯有专注学习和全面发展,才能打拼出一片天地。只有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回馈家乡。
最后,祝各位叔叔阿姨事业有成,祝家乡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罗彬心
(本报记者 谭楚甲 整理)
新闻推荐
达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6年3月24日在达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2016年3月24日在达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