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同饮一江水兄弟情谊长

来源:广安日报 2016-03-20 21:09   https://www.yybnet.net/

巴广渝高速公路广门枢纽互通。本报记者刘秦君摄

□本报记者 兰宇

巴中、广安,渠江流域两座年轻的城市,一居上游,一处下游。

从有人类活动历史开始,两地居民同饮一江水。在华夏文明中,同处巴国的两地人民,创造了璀璨的賨文化。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这对渠江“兄弟”迎来了历史长河中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兄弟情谊”再度升华。2月26—28日,“两江行”采访组渠江溯源走进巴中,探寻渠江源头,追溯血脉联系,追忆发展历程。

三源汇渠 江巴河为正源

最深处不足1米的小溪,最宽处也仅有三四米,很难让人想象,这条位于巴中市南江县关坝镇玉泉村的溪流,便是滔滔渠江的源头之一。如果不是沿途随处可见、比成年人体型还大的鹅卵石,以及被洪水冲下来的树木,很难让人想象,这条安静的溪流,在汛期时,水流是多么的凶猛。

这条溪流叫平溪,位于川陕交界的米仓山南麓。山间到处都是汩汩流出的山泉,源源不断汇入溪流,流经南江县关坝镇、上两乡等乡镇后,从北到南接纳了上两河、流溪等支流。在巴河上游南江县境内,当地人习惯将这条河流称之为南江。南江流经巴州区巴州镇大溪口村后,始名巴河。巴河流经巴州、平昌、达川,在渠县三汇镇与州河汇合后,始名渠江。

事实上,巴河并非渠江唯一源头,而是渠江的西源。渠江源头共有三支,均源自绵延千里的大巴山。北源大通江、小通江,源自陕西省大巴山区,同样为三源,分别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西乡县、镇巴县,三源均横切大巴山区,在通江县入境进入四川,沿途汇集若干大小支流后,流入巴中市平昌县与巴河汇合。东源州河,出自川、陕两省边界大巴山脉西南麓,始于达州市宣汉县江口,婉转流向西南,在渠县三汇镇与巴河相汇。

尽管渠江有三个源头,但巴河因源头在四川境内纬度最高,被认定为渠江正源。巴中日报社提供给采访组的资料显示,巴河流域面积非常广,仅在巴中境内就达到11391.5平方公里,其中南江2347.4公里、巴州3225.4平方公里、平昌5818.7平方公里,主干河长275公里。巴河流域支流众多,接纳了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1条,主要支流多达20余条。

同处古巴国 賨人为土著

南江县桃园镇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是光雾山重要的旅游景点。这里除了能够了解到巴山游击队艰苦战斗的事迹,还展出了石器时代留下的石斧、石刀等器具,以及巴国土著板楯蛮伐纣的图片和武器仿制品等。

如果说巴广两地因为渠江流域,佐证了两地地域间的关系,那么“板楯蛮”这一巴人族群,则证实了广安和巴中的血脉联系。广安又名賨州,是因《南充建置沿革》(1991年出版)记载: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始安县为賨城县。之所以得名为賨,则是因为广安的土著为賨人。賨人与板楯蛮的关系,通过查阅史料,一窥便知。

板楯蛮因巴人中的彭人助武王伐纣,使用木板作为楯牌,所以被称为板楯蛮并受到周王朝的优待。后来,巴人的优惠被取消了。到了秦时因射虎有功,秦王朝恢复了优惠,所以又被叫做白虎复夷。后因助汉王还定三秦,受到汉王朝的优待,以交物质(布)抵赋。因巴人把赋叫做賨,所以又被叫做賨人。由此即可证明,賨人与板楯蛮,实为同一族群,只是不同时代的称呼不一而已。

根据市地志办原主任钟再原《探秘广安土著人的起源》一文描述,“板楯蛮”是伏羲氏后裔的分支,从北面汉水流域向南迁徙时,翻越今米仓山、大巴山,随嘉陵江、渠江上游水系和华蓥山脉向南发展,并选择定居在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有山有江等优越大自然条件的嘉陵江、渠江流域两岸。除了巴中、广安两地,四川的达州、南充、广元,陕西的汉中、安康,以及重庆和湖北等地,都有“板楯蛮”活动的踪迹。

随着秦、汉对各诸侯国的统一,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板楯蛮与汉族融合加快,特别是魏晋十六国时期,賨人成汉政权李氏集团接受汉封建文化,采取全盘汉化政策,加快了賨人汉化步伐。南北朝时期,以独立姿态存在的板楯蛮已不多见。唐宋以后,賨人基本与汉族同化融为一体,这个古老民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慢慢消失。

如今,尽管我们已很难找到賨人的后裔,賨人也未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文字,但在巴中、广安,我们仍然能见到先祖的遗存,被称为“巴国门户”的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千年屹立,賨人创立的巴渝舞仍在民间流传。巴广两地的文化工作者,也在賨人文化挖掘中不懈努力着。

两地同设立 组团齐发展

巴广两地除了一衣带水的血脉亲情,现代的发展历程,也大致相同。

1993年7月,川东北片区迎来两件大事: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安地区,3天后批准设立巴中地区。从此,地处渠江流域、同在秦巴山区的两地开启了快速发展之门。彼时,两地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民生活情况,都处于全省落后阶段。广安无一条高速公路过境,地区生产总量仅为41.5亿元;更为边远的巴中仅有14公里长的城市过境柏油路和水泥路,全地区人口310万,贫困人口多达180余万。

在本次采访中,采访组感受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两地四通八达的交通建设。采访组沿沪蓉高速广邻段、包茂高速达渝段,经巴达高速抵达巴中;采访结束后,再沿成巴高速巴南(南部)段、兰海高速南部至南充段,经沪蓉高速广南段返回广安,围绕广安、达州、巴中、南充四市转了一圈。

两地的时空距离,将随着巴广渝高速公路的快速推进再次拉近。2015年12月28日,巴广渝高速蓬安福德至广安广罗段实现通车试运营,预计今年10月,巴中到广安段将通车试运营。届时,广安到巴中将从原来的260公里缩减至190公里。两地居民相互串门,除了高速公路,还可选择经济实惠的轨道交通。今年1月10日,巴(中)达(州)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广安市民可在广安火车站乘坐由重庆北发出的K9412次列车前往巴中,全程不到4小时。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直接体现在了两地的经济发展方面。2015年,广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5.6亿元,进入全省千亿俱乐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07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371元;巴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3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60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从设区建市至今,巴中人口增加20余万人,贫困人口却减少至38万余人,23年间,140余万人实现脱贫。

而随着2013年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实施,同处川东北经济区的巴中和广安,迎来了组团发展的机会。根据《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川东北地区将构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0年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3年基础上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00元。

如今,巴中、广安两地正和广元、南充、达州兄弟城市一道,朝着省委既定的目标阔步迈进。

新闻推荐

200群众免费学技能

本报讯(尹根福记者蒋琳琳)近日,游仙区东林乡9个村和社区的200多名群众聚在东林乡政府的机关会议大厅,参加了由游仙区就业局和总工会组织的免费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婴幼儿护理、病员护理、养老护理等护...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同饮一江水兄弟情谊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