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有条件的话,我准备干到70岁”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04-07 00:04   https://www.yybnet.net/

赵晓林站在新买的小货车旁。

编者按

50、60后的老一代农民工,他们曾是打工浪潮的先头军,有担当有勇气有干劲,在外奋斗数十载,改变了家庭的命运。近年来,因为体力、年龄等诸多原因,他们陆续返回家乡。时逢四川省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等一系列惠农利好政策,这些曾经的弄潮儿是否抢抓机遇,给自己的家乡生活甚至晚年生活开创新的天地?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蜀乡大地的返乡老一代农民工,听取他们的返乡故事,敬请关注报道《返乡创业 老有所为》。

□本报记者 刘鑫 文/图

“你是《四川农村日报》的记者?”4月5日,一位头发略有些花白的老人,一边和记者握手一边风趣地说,“天天看你们的报纸,没想到今天亲眼看到记者真人了。”

说话的这位,正是今年57岁的返乡农民工赵晓林,宣汉县黄金镇黄金村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村里人一起到广东东莞打工,一去就是近二十年。2009年,他选择返乡创业,搞起经果林、建起养殖场,还被当地群众公推直选为村支书,“一不小心,还走上了仕途。”赵晓林哈哈一笑。

坚持助学山里娃

从外出打工开始一直到今天,赵晓林从未中断过对贫困山里娃的无私资助:每人每月100元,有特别贫困的,每人每月200元,最多时曾资助20多个山里娃。

要知道,在外打工期间的赵晓林月薪不足4000元,家中还有4个老人需要照料,3个女儿上学需要学杂费,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拮据。那他为什么还这样执着助学呢?

提起这个话题,爱说爱笑的赵晓林语气顿时黯然了不少,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赵晓林是黄金镇远近闻名“有出息的穷娃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极有希望考上大学。但因为家境窘迫,虽然拿着全校前十名的成绩单,赵晓林也只能背上行囊外出打工,挣钱讨生活。

“哪怕是现在,我也经常回头想,如果当年有人能够资助我一下,我肯定考上大学了,人生命运也会从此不同。”唏嘘不已的赵晓林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去资助贫困娃娃,因为他们往往渴望读书,而且也只有读书上大学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不希望他们像我当年那样,因为拿不出钱上大学,只能去当农民工。”

如今,通过赵晓林资助考上大学的山里娃有很多,有的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留在北京工作;有的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走上了教师岗位;还有的甚至连赵晓林的全名都不清楚,只知道在黄金村有个无私帮助自己,不求回报的“赵叔叔”。

全国劳模返乡创业

因工作表现突出,赵晓林在2008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可他却在事业有成的时候,决定返乡。“其实返乡主要是因为在外打工生活压力太大,加上当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发展也受限。我就想,我都成全国劳模了,怎么也得为家乡父老干点儿事,所以就回来了。”朴实的赵晓林道出了自己返乡的原因。

2009年,已在东莞一台资企业做到经理职位的赵晓林,写好辞职信,背上行囊回到黄金村。可返乡之后的生活,还是让他大吃一惊。“我当年走的时候,家里穷到什么地步,不夸张地说‘一条裤子,哥哥穿完弟弟穿,弟弟穿完妹妹穿\’。回来的时候,发现居然还有这样的情况,而且贫穷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观念上的贫穷也十分严重。”赵晓林说。

带头示范发展生猪养殖,老百姓不感兴趣;牵头成立经果林建设小组搞产业致富,群众半信半疑……创业项目推进缓慢,因为总是调动不起群众的积极性。“上门游说,没人听;联系村干部开产业发展大会,村民来都不愿意来。”赵晓林回忆说,“最终,破解这个难题,还靠了你们报社帮忙!”

他乐呵呵地说,自己一直有读书看报的习惯,2011年到邮局订报时看到了 《四川农村日报》,尤其是其中的 《创富街》、《科技园》等几个版面,上面介绍了致富产业、推荐特色品种、讲解种养技术,让他受益匪浅。“川农报对农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特别有帮助。我就拿着报纸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大家一看《四川农村日报》都登了,顿时放下了戒备心,愿意跟着我一起干。”

于是,赵晓林开始一边坚持订报收集农业资讯,一边联系报社取得联系方式然后实地调查,把适合村里发展的产业搬了回来,发展起100多亩葡萄、桃子、青脆李等经果林,还搞起了生猪、肉牛、山羊饲养场,年纯收入20多万元,带动当地十几户村民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在2013年的村级换届选举当中,群众呼声很高的赵晓林,经过公推直选,当选了黄金村的村支部书记,他的返乡创业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精彩。

“前几天看了你们的报纸,说‘猪价回涨了\’,我今天准备开车去买几批猪崽子回来养。”站在自己新买的小货车旁边,赵晓林笑得很开心,“谁说人老了就没用了?我觉得我有经验也有能力,有条件的话,我还准备干到70岁!”

新闻推荐

■《说出你的心愿 晚报帮你实现》系列报道之十九 “2013‘我的新年心愿\’大型公益行动”完美收官 本报记者热心张罗 完成十大最动人“心愿”

本报记者热心张罗 完成十大最动人“心愿”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有条件的话,我准备干到70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