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汉县政协组织领导全体政协委员和号召引领企业界人士以及在外乡友汇入到脱贫攻坚的战役中,让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构建起“大扶贫”格局。
为调动全县237名政协委员、23名驻宣汉的市政协委员、县工业园区企业界人士、农村种养殖大户、在外3000多名乡友,积极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宣汉县政协不断创新举措,采取领导分片挂包等形式,利用《宣汉政协》杂志、短信、QQ、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出了“积极投身扶贫开发,为扶贫攻坚作贡献”的倡议书,要求每位政协委员针对结对帮扶贫困户量身定制1至2项帮扶措施。要“摸清贫困之人、摸透贫困之因、施以帮扶之策、明确帮扶之责”,并定期汇报扶贫工作情况,把帮扶工作做到每一户贫困户,把资金、技术、物资用到最关键的点,提高扶贫帮扶的精准度。
市政协委员潘晓华是一名企业界人士,他在自己的家乡柏树镇石板梁村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流转土地67公顷发展中药材,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基地,让当地村民找到了脱贫致富新路子。自2015年以来,潘晓华还先后为峰城、凤林等乡镇的贫困户和在宣汉职中就读的藏区贫困学生捐助资金共7万元。宣汉县政协委员李柏燚,与新华镇大洞村贫困户王成兵结为帮扶对子后,不仅为王成兵送去资金资助,还送去葛根种苗500株,帮助王成兵发展葛根产业。自2015年底以来,李柏燚的利根葛业有限公司在石铁乡、樊哙镇、白马乡、南坪乡、凤林乡、下八镇、黄石乡等地的11个村,免费为贫困户发放葛根苗150万株,育苗136万株,进行技术培训16批600人次,发展庭院葛根种植面积1200亩,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家乡的脱贫攻坚战,也牵动着在外的游子。宣汉县政协还通过智力支乡联谊会,为宣汉籍在外乡友搭建交流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扶贫攻坚中,先后回引250名乡友在家乡投资兴业,融入到加工、种植、养殖等行业中,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宣汉塔河镇人田小兵,现为北京某公司总经理,2015年以来,他多次带着科研团队回宣汉对环境、水土、贫困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等进行考察。今年4月,田小兵与宣汉县政府签订了总投资达6.15亿的“智慧农业·杂交枸树与蜀宣花牛种养结合”项目,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这一项目打造成国家级龙头示范企业,力争成为宣汉县第一家上市公司。
宣汉县政协各界别、各委员小组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听、看、访、察、思”等方式,深入贫困村的田间地头和贫困户的家中,广泛调查研究,听实话,摸实情,全面了解和掌握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情况和贫困户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同时提出对策建议和帮扶措施。
截至目前,宣汉县政协已协调落实各类项目36个,争取帮扶资金700余万元,帮助发展特色产业20余项,开展各类技术培训讲座30余场次。
(张崇耀)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宣汉县地税局绷紧纪律“红线”,把握规矩“戒尺”,对违纪人员要做到“零容忍”,不姑息,全力打造地税纪检监察“铁军”。该局组织纪检人员学习《四川省地方税务系统基层地税机构派驻纪检...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