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出发前合影
本报讯 6月3日,市网信办组织网民开展“行走达州·荔枝古道”活动,第一站畅游了宣汉马渡关。来自通川区、达川区、渠县、开江县、宣汉县的38位网民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走古道、看石林、攀山寨、听民歌、赏蜡梅、品硒茶,真切感受了马渡关在“荔枝古道”上的历史文化沉淀。
马渡乡地处达州市宣汉县、通川区及巴中市平昌县的交界处,该乡先后被授予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四川民间艺术文化之乡、川东民歌之乡,是“世界十大民歌”《康定情歌》作者李依若的故乡、“中国四大民歌”《苏二姐》的发源地。到马渡关游览,到处都能听到民歌声。
马渡在东汉建安十八年设关,“马渡关”地名沿用至今。其中,南北朝和唐朝先后在马渡关置县长达342年。境内,南北朝时期新安县遗址、唐代“荔枝古道”,浪洋寺摩崖造像、白莲教义军狮子寨、幽谷泉等历史遗存众多。
马渡自然景观奇特,文化遗产富集,是达州市市花“蜡梅”培育供应观赏基地,也是高山富硒茶基地。这里石林千奇百怪、古道纵横交错、十里长滩旖旎、民歌婉转悠扬,是发展旅游的风水宝地。
今年,来自北京、成都等地的文物专家几次到马渡考察,对保存完好的浪洋寺摩崖造像、古县城遗址、唐代“荔枝古道”等历史遗存赞不绝口。
(本报记者 龚其明 摄影报道)
攀登荔枝古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宣汉县委中心学习组积极探索理论学习模式,创建微理论、微读本、微课堂、微发布“四微学习”平台,推进理论学习全域渗透,整体提升全县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微理论:定时学习的“吸氧舱”“作...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