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尚丹丹是广饶县广饶镇西袁家村的大学生村官,不过现在她又多了一个身份——西袁家村党支部书记。像尚丹丹一样,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来到农村奉献青春,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大学生村官的下乡之路并不是那么平坦。
农村成为大学生成长沃土
尚丹丹2013年8月来到西袁家村时,村里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村党支部书记了。2014年11月,在该村换届选举中,她以最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协调帮扶资金,村主任协调村里的关系,我主要负责宣传、文体和服务工作。”
针对农村妇女学历低,村里儿童课业无人辅导等问题,自2014年3月起,尚丹丹建起了“周末自习室”,每周六辅导本村30余名中小学生学习,这一创意受到很多大学生村官的青睐,带动了很多村官开展类似活动。通过发动朋友、帮扶单位和社会性公益组织捐赠等方式,她为村里争取到2000余册总价值4万余元的图书,建起了中小学生图书室,并为村里文化大院协调配备了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
她还组建了一支“文明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义务活动,帮助村里保持卫生,并成功创建了一条“青年文明示范街”。在尚丹丹和村“两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村内卫生整洁干净、村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2015年初,西袁家村评上了“省级文明村”。
在东营农村建功立业的大学生村官还有很多。东营区银匠王村的侯田田,是2014年第二批选调大学生村官。进村后,除了入户走访、帮村民申领低保等日常工作外,她还从村里借了半亩地,种起了试验田。村里种的都是传统作物,为了帮村民提高收益,找到致富路,侯田田联系了市农业局工作人员来村里做了土壤检测,在农业局的推荐下,侯田田选择了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洋姜。不过,现在她挺犯难,“洋姜易于管理,亩产很高,但是卖价不高,怕到时候卖不出去,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现在正另想出路。”
适应农村并不容易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村官和尚丹丹一样成功。
为解决“选调生忙调、大学生村官忙考”的问题,2013年开始,山东省委组织部试点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招录工作并轨,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录选调生,改为从服务期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中录用。改革实行近两年来,选调村官深入农村,满怀热情干事创业,得到了不少锻炼和成长。
然而,对“选调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群体来说,他们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阻力,经历着迷茫和忧虑。
村官们下到基层,干的工作繁琐,大到协助村里征地拆迁,小到教村民跳广场舞,他们用青春年华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不过到村里工作,并不像这群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想得那么简单,“干事主要还是得依靠村里,如果村里不支持,啥都干不成。”一位村官说。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主要是协助村支书做好村里的管理,主观能动性并不大。一些大学生村官进村之初都豪情壮志,打算大显身手,但是到了干部班子不和睦的村里,工作开展不了,自身也就慢慢懈怠了。
与村“两委”成员相比,大学生村官是“外来户”,年轻、没经验。有的村家族关系非常复杂,而大学生村官又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立场,不可避免会有人故意刁难。有的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存在戒备心理,担心他们掺和村里的事太多,添麻烦。甚至有的大学生村官一进村,村干部就会说“你好我好大家好”之类的话进行“告诫”。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真正融入村里,打开局面,还着实需要费一番周折。
要有作为,就必须融入农村。村官们也逐渐意识到,只有从小事做起,从群众们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少说、多干,说了就要干,干了就要踏踏实实坚持下去,才能真正被村民们接纳。
选调村官的“出路”在哪里
2014年7月施行的《山东省选调到村任职优秀高校毕业生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规定,严禁乡镇(街道)、县(市、区)直及以上部门违反规定截留、借用选调大学生村官。根据工作需要,县(市、区)委组织部可安排选调大学生村官参加县乡集中性工作和到信访、综治等岗位锻炼,但每年度不得超过40个工作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尽管各级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督查,这一规定仍没有得到严格贯彻。
目前,关于选调村官最关心的服务期满分配去向问题,在《考核办法》中还没有比较具体可操作的方案,期满后会有哪些空编岗位、按照怎样的标准分配、怎样保障空编岗位和分配流程及结果公开透明,这都让大学生村官们觉得心里没底。
有的村官担心,如果两年服务期结束后在乡镇落实编制,根据中央规定,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5年,这样一来,他们就需要在基层再服务3年。对大多数村官来说,此时早已到了婚配嫁娶的年龄,以后工作生活也就基本在乡镇定住了。大学生村官认为乡镇进步空间小,这让渴望进步的他们感觉没了盼头。
新闻推荐
□记者魏东李广寅通讯员周宁报道本报东营讯17年前,家住东营市河口区的吴淑芬开始组织艺术团赴部队义务演出;而今,几近耄耋之年的她还是坚持自编自演,乐在其中。在部...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