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宽阔、平坦、整洁的农村公路如长龙、似蛛网,在城镇和乡村延伸;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公交线路,串珠成片,覆盖城乡;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运输车辆,川流不息,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近年来,广饶县大力推行民生交通工程,着力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问题,真正让交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公路畅通百姓增收致富
大王镇封庙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典型村,前几年,每当到了蔬菜销售旺季,菜农任建勇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蔬菜大丰收,销路也不错。忧的是村里路没修好,很颠簸,好天气里像西红柿这些菜,运出去能颠坏三分之一;遇上下雨下雪天就直接出不去,很多菜只能烂在棚里。”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广饶县交通运输局、大王镇政府经过多方论证,考虑封庙村实际,将3条村内主街道建设及10余条巷道共计4.3公里的村道列入了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扶持村“两委”共投资190万元进行了村内街道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及净化建设,实现了硬化道路户户通。
“现在好了,种多少、卖多少,运出去也全都是优质果,省得颠坏了,挣钱也多了。要想富,还是得先修路啊!”看着村里整洁明亮、绿树成荫的巷道,任建勇难掩心中的喜悦。
交通运输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服务民生的重点领域。广饶县以惠民利民为指导,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出发,大力推行交通民生工程,用一件件看得见、得实惠的实事,不断提升着群众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满意度,为百姓幸福加速。为建设联村路、打通断头路、硬化主街道、织密村路网,2013年以来,广饶县投资约2.63亿元,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367公里,其中新建252公里,改建115公里。和任建勇一样,越来越多的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同时,广饶县还不断加大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潍高路改线工程、迎宾路东延工程、潍高路淄河大桥改造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农村公路的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实现了村村相连的目标,建成了“血管型”农村公路网络。截至目前,全县通车总里程2076公里,其中国省道206公里,农村公路187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道为主干线,县道为主体,乡、村道为基础,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相互补充、城乡贯穿的公路网络,改善了交通通行条件。
公路延伸到哪里,经济发展就到哪里。广饶县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铺就了农民的致富路,老百姓依托四通八达的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运输业,带动了全县农副产品流通。据统计,2014年,广饶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189元,增长11.2%,农村公路建设功不可没。
公交升级群众出行无忧
宽阔的城乡公路上,行驶中的公交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车内自动投币箱、特殊人群专座、空调、停靠站语音提示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定点定线的公交车,这是广饶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新气象。
“现在有了公交车出门方便多了,感觉和城里人一样过上了便捷生活。”提起家门口的公交车,家住广饶经济开发区于王村的魏艳玲竖起大拇指,“以前去趟县城不知要转多少次车,大家一提就头疼。现在花一块钱坐上公交车,不到15分钟就到了,安全又方便。”
为方便农村群众出行,在实现农村公路“硬化”全覆盖基础上,广饶县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对全县范围内城市公交、城乡公交进行了整体规划和改造。截至目前,全县已有城区公交车线路7条,公交车67辆,实现了对县城区主要居民区和骨干道路的全覆盖,居民步行5分钟可就近到达一处公交站点,公交班次间隔10分钟左右;城乡公交车线路24条,公交车46辆,实现了对乡镇政府驻地及主要居民聚集地(社区、村庄)的全覆盖。同时,为了提高群众乘坐舒适度,新购的城区、城乡公交全部采用节能车型,顶置空调,并在车内安装了投币机、报站器、刷卡机、行车记录仪GPS一体机、车内实时监控系统等专用配置,保障了群众乘车的舒适、方便、安全。
“俺从县城坐车回大码头镇高岗村的老家,60多里的路程,居然一分钱也不用花。”家住县城的65岁老人张振英高兴地说。为了真正实现公交的便民惠民,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广饶县自2014年4月1日起,实行年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免费乘坐本县县内的城区、城乡公交车的优待政策,惠及全县8.9万老年人。同时,合理确定了公交运行票价,城区公交执行通价1元;城乡公交按里程不同,分别执行1元、2元、3元、5元票价,较以前城乡客运班线票价降低50%左右,真正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公交出行的便利和实惠。
创优服务助推产业发展
“这样的审批速度根本没想到,今天过来取证,欠缺什么材料工作人员会给指出来,第一次不成功,第二次就彻底解决,办事快态度好!”拿着新办理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昊鑫物流经理李青春连连感叹。
近年来,广饶县交通运输局以方便运输业户需求为根本,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规范审批行为,严格审批责任,不断提高审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建立了规范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使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人性化。严格执行集中审批、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结办等制度,落实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建立起了“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对外一窗式”的工作机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审批项目时间和流程工作,一般性审批事项都能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比法定时限压缩70%以上,重要审批事项承诺办结时间减半,比法定时限压缩50%,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
“以前要来回跑几趟的事儿,现在打个电话就可以搞定了。”由广饶县交通运输局推出的工作联系卡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甜头。当需要县交通运输局解决问题时,只要拨通联系卡上的电话号码,该局就会安排工作人员及时提供相关服务。这一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拉近了与企业的距离、树立了全县交通运输系统的良好形象。“不要简单地发卡,而要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抱着这样的理念,广饶县交通运输局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及时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为其提供政策解读,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通过不断优化行政效能,大力倡树执法为民工作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广饶县交通运输局无论是行业管理、行政审批,农村道路建设养护,还是交通运输监察等各项工作,都树立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观念,做到管理利民,执法为民,服务便民,努力使交通运输工作深入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零投诉”,密切群众“零缝隙”,联系群众“零终点”,确保工作提效接地气,服务优质连民心。
优质的服务发展环境,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该县营运车辆数量连年攀升,道路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逐步实现了普通货运集约化、特种运输专业化、快速运输网络化、货运服务物流化的“四化”目标。目前,全县拥有各类货物运输企业107家,其中普通货运企业82家,危险品运输企业25家,营运车辆4600余台,每年的道路货物总运量达6.2万余吨;共有客运企业8家,城区公交车线路7条,城乡公交车线路24条,在运长途客车56辆,公交车113辆,出租公司2家,出租车达到300辆,满足了全县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各类物资的运输需要,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明本报通讯员张玉霞文明是最好的语言,洁净是最靓的风景。走在广饶县稻庄镇东雷埠村南主大街上,道路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掩映,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硬化了村内街道,...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