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饶讯“自从镇上有了综合文化站,俺们这群爱写爱画的老头可有去处了,只要不忙几乎天天来‘凑堆儿\’。”在广饶县大王镇综合文化站的书画教室内,书画爱好者正在切磋技艺。记者看到,书画教室不仅宽敞整洁,还有专门的多媒体设备用于培训,镇上定期还组织专门的书画教师前来指导。
文化基础设施好比桥墩,是打造文化强镇的关键。作为“齐笔之乡”的大王镇,自古就有爱好书画的习俗,文化氛围浓厚,全镇书法爱好者囊括老、中、青、幼几代人。截至目前,全镇书法爱好者已达6万余人。综合文化站俨然成了这些书法爱好者学习、交流的阵地。记者了解到,大王镇综合文化站总建筑面积达3300多平米,总投资400多万元,设置多功能游艺室、图书阅览室、文艺教室等10多个功能科室,是集文艺培训、体育健身、书画培训、非物质遗产展示等于一体的开放型文化活动中心。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近年来,大王镇进一步整合资源,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从镇到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完善,镇上有综合文化站,村里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基本实现全覆盖。”大王镇文化站站长朱太国说。截至目前,全镇共建设村级文化大院96处,文化广场70余处;2016年计划建设“乡村剧场”18处,新建文化广场12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大幅增长,群众需要一块永不落幕的文艺舞台,需要一支永不撤走的文艺队伍。”朱太国说。正基于此,大王镇积极扶持文艺宣传队和庄户剧团发展,通过引导扶持,目前全镇文艺宣传队已达75支,正式注册的庄户剧团达到10支。队伍建起来,水平还要提上去,大王镇为他们配置了音响、灯光等设施,每年还定期邀请专业教师为他们提供化妆、演出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群众不仅是文化的受益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大王镇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鼓励民间团体搞艺术创新,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前不久,大王镇第六小学自创的戏曲联唱新编词《说唱小六》和音乐剧《齐笔墨韵》就分获了市县大奖。
基础设施建起来,群众文化火起来,政府搭台唱起来。大王镇积极搭建平台,为群众创造享受文化、参与表演的机会,从每年春节期间的春节民间艺术汇演到镇消夏晚会再到金秋花节,丰富的文化活动既让高雅艺术来到了百姓身边,又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登上了舞台,逐渐打造成饱含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大王镇还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契机不断倡树文明新风。实施了文明风尚普及行动,利用文明一条街、科普宣传栏等阵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倡扬良好社会风尚。
他们在全镇97个农村和部分企业、小区和学校开展了以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活动,让“孝诚爱仁”的四德理念深入人心、融入生活。
新闻推荐
□记者魏东李明李志海报道本报东营讯4月15日至16日,“联合国绿色经济行动伙伴计划——中国东营市绿色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启动发布会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议议程,东营也成为中国与联...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