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走了,王海林一家人送大家离开。本报记者顾松通讯员宋执玉
照张全家福。本报记者顾松摄本报4月1日讯(记者顾松通讯员宋执玉陈晓娟张瑞香)3月22日,对家住滨州无棣县北赵村的王海林一家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胜利油田集输总厂滨南供气站员工再次看望王海林。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很多好心人听说这事,特地从东营赶到无棣,加入到这个大队伍里来。而站上许多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前来的女工也特意准备了食品和生活用品托大家带来。
据了解,今年17岁的王海林天生残疾。积劳成疾的母亲在生下妹妹后因病去世。祸不单行,终日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的父亲神志错乱后失踪,撇下残疾的他、幼小的妹妹和风烛残年的奶奶。如今,一家老少仅靠低保生存,穿百家衣,吃四邻菜,相依为命地住在“框架房”中,一张窄小的床上睡着87岁的奶奶和只有10岁的妹妹,而他就在床头铺了张褥子栖身。
“去年10月份,我和同事李新玲从媒体上得知他们的情况后一直很想帮助这家人。”滨南供气站充装站班长李金明说,得知情况后,他们几经周折打听找到了北赵村,在目睹这一家老少的困境后,每人拿出了1000元,还留下了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临走,李金明把手机号留给了王海林,“王海林虽然不能上学,但他聪明的妹妹会把每天老师教的知识教给他,于是王海林学会了数字和拼音,从此王海林也便和油田的员工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有了联系。”
2014年春节前,滨南供气站李金明和其他两个热心人携带年货再次来到王海林家,送上新年祝福和节日问候。李金明等人的关爱行动影响带动了周围的人,大家听说了这个事,纷纷伸出爱心的手,加入了爱心之旅。
新闻推荐
最近,记者就年轻人买房要不要“啃老”的问题进行了采访调查,在受采访的人中,有七成多认可年轻人买房只能伸手找父母,不到三成人持坚决反对意见,认为年轻人应该自力更生,不能动父母的养老钱。一位...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