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随着被追回的10万余元赃款被陆续返还到受害人手中,阜阳警方历时数月,成功侦破“5·14”网络婚恋诈骗案件。
今年5月,阜南县一位中年妇女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被在某婚恋网站认识的“男友”骗去了3.6万元,经警方调查,一个在全国各地多次作案的网络婚恋诈骗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正值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阜阳警方精心组织,主动出击,针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扰乱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秩序的重大网络犯罪案件,集中警力专案攻坚。“5·14”案发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多警联动,辗转全国多个省市,最终成功捣毁该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破获系列诈骗案件5起。
案件回顾 骗术如何实行
阜南县公安局民警孙晓雨回忆起5月14日那个下午,报案的中年妇女面相很稳重,但话语里充满了焦急。
报案人姓杨,离异多年,独自抚养女儿。女儿考上大学后,替母亲在某婚恋网站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希望帮助母亲在网络上寻找另一半。
很快,杨某就认识了一个叫“田文生”的网友。言谈中,“田文生”处处透露着一个成功商人的气息,而且对杨某体贴入微。没几天,两人就熟络起来,并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
5月上旬的一天,“田文生”告诉杨某,自己的一家酒店新开张,希望杨某以女朋友的身份买一个花篮,给他“添面子”,并留下了当地一个花店的电话号码。
杨某按照号码打过去,在花店老板的引导下,买下了两个总价3700元的花篮。钱汇过去后,“田文生”又打来电话说,最好还购买花牌和匾额……
一来二去,杨某先后多次往花店老板提供的账号上汇款共计3.6万元。可是预定好所有东西后,“田文生”的手机就再也打不通了。
两赴梅州 捣毁诈骗团伙
借助网络实施婚恋诈骗,这还是阜南县公安局首次侦办此类案件。在县局领导的指示下,孙晓雨等办案民警立刻展开工作。
根据调查,受害人被骗的钱财分几次在广东梅州被人取走。5月19日,办案民警赶赴梅州,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调取了银行取款监控视频,初步核查出一名叫钟权的犯罪嫌疑人。可是钟权行踪不定,很难查出其在梅州的具体居住位置,而且该类型犯罪通常都是团伙作案,钟权的同伙还未确定,办案民警决定继续开展侦查取证工作。
6月下旬,办案民警得到确切线索,钟权和其同伙隐藏在梅州市梅山县的水车镇。通过对水车镇数百名年轻男子户籍资料里的照片进行筛查,办案民警终于辨别出在银行取款的另一名涉案犯罪嫌疑人丘新。同时,钟权的哥哥钟林也被确定为团伙成员之一。
水车镇周边都是山区,对抓捕行动很不利。办案民警多次在周围进行实地勘察,熟悉环境,对犯罪嫌疑人可能逃匿的路线充分调查,力保抓捕成功。
7月4日13时,专案组民警兵分几路,同时展开行动,将3名嫌疑人在各自家中抓获,3人落网后对自己多次利用网络进行婚恋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3人分别在湖北、甘肃、安徽、重庆、河南等地多次作案,涉案金额十余万元。
拆穿骗术 竟有秘籍指点
在3名犯罪嫌疑人的家中,办案民警除了缴获大量作案用的笔记本电脑、银行卡、手机卡等,还发现了一本神秘的小本子。
本子的封皮上写着秘籍两个字。打开以后,每一页上都写着天数,天数下面是一排排问题和回答纲要。一共记录10天,每天应该问哪些问题,对方如果提问,应该如何作答。分门别类,条目清楚。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内容都是自己上网搜索,从海量信息中整理出来的经验,一般到五六天的时候即可完全赢得受害人的信任。
3名犯罪嫌疑人以虚假身份信息在婚恋网站上注册了大量账号,将目光对准离异或丧偶的中年妇女,3人根据情况,轮流扮演成功商人、花店老板等角色,甚至会伪装成男方的各种亲戚,轮番对受害人实施情感攻势,以骗取信任。
警方提示,3名犯罪嫌疑人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技巧,只是事前工作做得比较细致,善于把握受害人的心理而已。在彻底摸清对方底细之前,千万不要有金钱交易,尤其不可向未经查实的陌生账号汇款。
本报特约记者 徐琦
新闻推荐
阜阳小伙有望下海驭“蛟龙”参加我国第二批潜航员选拔,成为目标人选;是大连海事大学在读研究生
参加我国第二批潜航员选拔,成为目标人选;是大连海事大学在读研究生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