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是他们实现在城市安居乐业梦想的重要渠道。根据今年11月1日施行的《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十二五”末,全省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而且,外来务工人员在申请保障房时将和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这项惠及更多特殊群体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将对阜阳市进城打工族带来多大利好?市房地产管理局住房保障部门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两三年前,阜阳市部分工业园区的务工人员就已住进了公租房。下一步,阜阳市将贯彻落实《办法》,及时出台有关细则,促使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早日实现进城安家梦。
开发园区工人住进公租房
“住房条件那么好,而且每月只用交点电费。没想到,在家乡务工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条件。”日前,入住阜南县嘉徽制衣公租房项目的19岁进城务工人员肖艳说。采访当日,记者
在肖艳的公寓内看到,整齐排放的三张大床,崭新的空调、电风扇,还有床上的毛绒玩具,墙上贴着一幅时尚少女画……近20平方米的房间内看起来整洁而温馨。2010年,阜南县公租房项目之一,91套嘉徽制衣员工宿舍楼投入使用。近300名员工搬入空调、卫生间、电视机等设施一应俱全的蓝领公寓。
在阜阳,像肖艳这样住进公租房的进城务工人员还有很多。“早在几年前,阜阳市部分开发园区就试行由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的公租房建设模式,由企业出资兴建职工宿舍楼,当地政府给予相关优惠政策,纳入公租房建设计划。”市房地产管理局住房保障部门负责人李国明介绍说,目前,阜南、颍上、太和等地开发园区均有这种类型的公租房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员工的住房问题。
随着公租房建设的全面铺开,一些由政府投资的公租房项目也在各地开发园区投入使用。“这对一些没钱盖职工宿舍楼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利好,对于稳定员工队伍起到了很大作用。”李国明表示,在颍上工业园、临泉工业园等地,不少企业打工族已经入住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在颍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兴建了总面积3.9万平方米、共806套的公租房项目;2012年,临泉工业园兴建的1.5万平方米公租房项目已交付使用,可容纳2000人入住。
将惠及更多进城打工族
对于不在开发园区务工的进城打工者来说,何时能住进公租房呢?“目前,省里的《办法》已经实施,但阜阳市配套《办法》的实施细则还没出台,这将意味着还需要一段时间。”李国明表示,2014年1月1日前,阜阳市各县市区将出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出台后,广大进城打工人员将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申请保障房的同等待遇。具体标准和条件,由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根据规定,城镇家庭、个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申请保障性住房或者住房租赁补贴的,应当向申请地的街道办事处(社区)或者镇人民政府提交申请。同时,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统一由用人单位向街道办事处(社区)或者镇人民政府申请。申请人要如实申报住房、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
外来务工人员申请保障房后,按照政府确定的市场租金承租保障房;同时,政府根据承租对象的收入水平等情况,分档次发放住房租金补贴,并根据承租人收入等情况变化,调整补贴标准或停止发放,变“暗补”为“明补”,形成梯度、灵活的退出机制,有效解决退出难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韦石)11月26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造林整地现场会召开。市委书记于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叶露中主持会议,市领导李新才、张怀献、王改林等出席会议。 &nbs...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