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真子
2月21日临近中午,记者坐上开往阜南县王堰镇的客运班车,到一个叫“小油坊”的地方寻找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18岁青年刘士强。坐上汽车,记者说出要下车的地方请司机提醒时,司机当即就猜出记者此行的目的:“你去那里是不是找俊儿(刘士强的小名)?那孩子太可怜了,得病好多年,每回看病都是坐俺的车去市里,俺能不收他们钱就不收,寻思着他们家里穷,能帮点是一点!”
牙齿上有血痂 他不敢咧嘴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来到刘士强偏僻的家。见记者到访,家人搀扶刘士强走出屋迎接。正直青年,可刘士强的身形瘦弱,1.60米的身高,体重只有105斤。“今天他这身体还算好点儿,能下床走动,要是平时,根本没那个力气,只能在床上躺着。”刘士强的母亲张金梅对记者说。
好端端的小伙子怎么会这么孱弱?张金梅介绍,2008年10月,刘士强的身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红斑点,到阜阳市里的大医院去检查,这才知道,他患上可能要命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突然而至的病魔,打乱了一家人平静的生活,为了筹钱治病,家人想尽了办法,原本爱笑的刘士强,从此没有了笑容。“他的血小板数量不稳定,每天都不敢用力刷牙,稍微一用力,就会流很多血,平时他不愿张嘴,怕被人家看到牙上的血。”张金梅说。应记者的要求,刘士强微微咧开嘴,露出沾满了黑色血痂的牙龈和牙齿,令人不忍直视。“有时出血了,他就偷偷吐掉,不想让我看见。”张金梅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父亲过世 大哥受伤 家里没啥收入
刘士强的家很破旧,几十年前盖的泥土房,低矮而昏暗,墙面有好几处开裂,没有玻璃,窗户就用一块布围着。“俊儿爸和他大哥都在外面打工,3年前,他爸出了车祸没救过来,他哥也在去年出事了,手指和脚趾被轧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在家养着。现在,家里基本没收入,并且,俊儿的病需要照顾,我和他哥只能留在家里,根本走不开。”张金梅说,她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小女儿,以家里目前的情况看,女儿很可能要辍学。
按照医生的意见,刘士强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但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仅在查出病情的时候住院40多天,此外,就一直在家里养病。身上没力气,刘士强只能在床上躺着,到今年,已是第六个年头了。“住院的那些天,花去了五六万块钱,都是借来的,俺们家根本就承受不起。”刘士强说。
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刘士强只能依赖药物维持生命。张金梅从一个塑料袋里拿出了七八盒药:“基本上都是增加血小板的药,吃了这么多年,已经没什么效果了,俊儿的脸都有些浮肿了,但还是得吃。这个40块一瓶,这个60块一瓶,一共要吃4种药,因为钱不够,每次去买药都没法一次性给买齐,够买什么买什么,只能这样凑合着。”
做骨髓移植手术 治病还需20万元
除了吃药,刘士强还要去市里的医院输血小板。每次输血小板就要花六七千块钱,同时还得做骨髓活检,一次四百多块钱,“加上吃药的钱,算起来,这一年要花费10万块。”
刘士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如果得不到更好的治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家人了解到,按照刘士强目前的情况,要想保命,可以到安徽省立医院做骨髓移植手术,但花费高达40万元。“虽说新农合和大病救助能报销一部分,即便如此,也需要俺们筹款20万元,对俺这个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张金梅哭着说,目前他们东借西借,也才借了1万多块钱,“能借的都借了,眼下实在是借不到了,只能向社会求助。孩子的病不能耽搁,如果手术做不了,他可能就完了,俺们这个家也完了。”
看着母亲落泪了,刘士强赶紧上前安慰她,并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有好心人帮帮我们,一旦我的病给治好,我想挣钱帮家里欠的钱慢慢还上,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我还想挣钱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关加加)3月7日,市政协主席耿玲一行来到阜南县政协,走访看望市政协委员及县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并召开座谈会,就市政协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