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县六大班子成员检查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在阜南大地上,惠民之风强劲,民生之音铿锵,吹暖了老百姓的心窝,奏响了阜南和谐发展的新乐章。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工程摆在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规范操作,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2013年,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6.7亿元,其中阜南县级配套资金1.45亿元。从2007年起,阜南县连续六年年终考核位居阜阳市三甲,被安徽省列为全省17个民生工程信息直报点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体育健身、白内障复明等工作一直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
高效规范管理 确保有序运行
为保证惠民实事不折不扣得以落实,该县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县长崔黎任组长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从涉及民生工程的县直主管部门分别抽调14名联络员,脱离本单位工作,集中到民生办联合办公。县政府各位副县长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强督查检查,协调解决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切实加强对民生工程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并按照“抓早、抓细、抓严、抓实、抓快”的原则,强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资金配套工作,年初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民生工程配套资金落实问题。通过采取压缩行政性支出、调整支出结构等措施,千方百计落实配套资金。4月初,县级配套资金1.45亿元就已经全部落实到位,并转入各相关专户,为33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为了使民生工程的各项政策深入群众心中,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阜南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做好广泛宣传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发放20万份宣传材料;在县电视台开设了“民生工程系列报道”;在县电台、县政府网站开设了“民生工程专栏”;县民生办、县纪委和县广电局还联合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设“民生聚焦”专栏;全省第一家开通《民生工程手机报》;开通财政系统干部手机来电宣传彩铃;4月16日在县城街心公园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县直各民生工程主管单位,通过民生工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交流咨询、文艺表演等形式,对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及实施政策、内容、程序等进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工程政策的知晓率。
为了使民生工程的各项政策深入群众心中,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阜南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做好广泛宣传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发放20万份宣传材料;在县电视台开设了“民生工程系列报道”;在县电台、县政府网站开设了“民生工程专栏”;县民生办、县纪委和县广电局还联合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设“民生聚焦”专栏;全省第一家开通《民生工程手机报》;开通财政系统干部手机来电宣传彩铃;4月16日在县城街心公园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县直各民生工程主管单位,通过民生工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交流咨询、文艺表演等形式,对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及实施政策、内容、程序等进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工程政策的知晓率。
科学制定方案和制度,严明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阜南县民生工程工作制度》、《民生工程报表和拨款数据报送制度》,出台了《阜南县民生工程进度一览表》,明确了民生工程主管单位和协办单位的任务、责任和分月目标要求,实行乡镇政府一把手和县直民生工程主管部门一把手双负责制,主办单位牵头抓总,协办单位密切配合,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制定了《阜南县民生工程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和《阜南县民生工程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部门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并实行“一票否决”,列入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民生工程实行“七个一”管理,即两个月一督查、一调度、一公示;半年一小结,一站队;年终一总结,一奖惩。成立由县人大、政协、纪委班子成员和县委督查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四个高规格的督查组,加强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县民生办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综合督查,每半月通报一次工程进度。针对督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责成有关单位限期整改,视其情节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县纪委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惠民践行不辍 百姓幸福前行
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该县紧紧围绕民生这一主线,不断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解决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2013年,按照“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要求,完成农村低保补助63003人,打卡发放补助资金7179万元。农村纳入五保户供养对象的有12150人,打卡发放补助资金3052.96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718人,发放补助资金3590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对象2883人,发放补助资金289.7万元;新建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1700套,公共租赁房3400套,发放廉租房补贴3980户,发放补贴资金1430万元;对城乡13693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资金849.4万元;对1913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工程,拨付补助资金281.01万元。
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该县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和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2013年,拨付“义保”经费14141.3万元,免除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业务开展,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拨付寄宿生补助资金1200万元,补助农村贫困寄宿生10358人。与此同时,对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也给予了相应的补助,对县一职高、公桥职高等9所职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春、秋两学期共资助4018人,拨付资助资金602.7万元。拨付培训学校补助资金295.1万元,实施阳光工程培训250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6366人。拨付培训补助资金300万元,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5000人;新建乡镇公办幼儿园5所,极大改善了教学环境,保证广大师生安全。
坚持把医疗作为民生之急,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卫生机构建后运营管理,推进新农合工作,健全医疗救助体系,提高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支付城乡合作医疗保险补助费4.97亿元,累计受益人员达420万人次,减轻了农民群众医疗保险费负担;支付城镇居民医保补助费1069万元,直接受益人员3600人;支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590万元,直接受益人员7180人(次),大病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支付艾滋病人医疗救治补助费148.8万元,救助艾滋病人310人;支付结核病人医疗救治补助费19.8万元,救治结核病人220人;将7.67万人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兑付养老金13821万元,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城乡居民养老体系,解决了人民群众养老问题;支付婚前检查补助资金324万元,完成婚前检查18000对;支付农村孕妇分娩补助资金575.07万元,补助孕妇19169人;支付儿童免疫补助资金209.1万元,接受免费儿童19007人,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实施105万亩小麦保险、68万亩玉米保险、35万亩水稻保险、2万亩大豆保险、41000头能繁母猪保险,279头奶牛保险、累计支出理赔资金1119万元;12个乡镇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处,解决了12.2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桥加固工程53座,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新建阜南县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点1个,新增五保床位400个;完成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建设1所;完成2750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00口,服务网点6处;全县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453个,有力改善农民出行困难问题;在全县6个乡镇新建6处清洁工程,改善了农村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基本实现了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对全县345个行政村(居委会)的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点、农村体育活动、电影放映、演艺活动进行专项补助,保障活动正常开展;在全县实施72个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实现全县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为群众创造了良好活动、学习的场所;在21个乡镇新建21处电子阅览室,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县共建成并验收6个美好乡村,达到了“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要求,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美好环境。
桩桩实事解民忧,殷殷深情暖民心。群众的幸福指数就在这一项项惠民举措中不断提升,沐浴着政府执政为民的阳光,真正感受到实惠。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阜南将以满腔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改善民生第一业绩创造好,把33项民生工程一件一件抓好落实。
阜阳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
阜南县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