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老把式种田转型记

来源:阜阳日报 2014-04-29 10:1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邓翔 通讯员 张亮亮

颍泉区宁老庄镇新街村51岁的村民丁西金今年开始种植西瓜和洋葱了。他说:“我是种粮的老把式,不过要论种菜种瓜,我还是名小学生。”

连日来,丁西金每天都要起个大早,忙着给大棚里的西瓜秧浇水。看着眼前的一棵棵瓜秧结着一个个拳头大小的西瓜,老丁喜上眉梢。“我现在是掰着手指过日子,就盼着西瓜快点长大,早点上市。”丁西金对记者说,再过十多天,最早种下的一批西瓜就能上市了,按照目前的长势,每亩四五千斤不成问题。

种了一辈子粮食的丁西金怎么突然调整结构种起了经济作物呢?原来,去年附近虹桥村村民丁献伟种了20多亩大棚西瓜,总共收了5茬,赚了近10万元钱。距离丁西金家田地不远,是他同村村民奉西锋的田块。同样在去年,奉西锋从阜南县引进了洋葱,种了十多亩,每亩的收益高达4000元。这两件事让老丁受了启发。“过去种粮的时候,他们都喊我老师。现在不行了,我得服气他们。”丁西金告诉记者,种植小麦和玉米,年亩均毛收入是2000多元,除去土地租金、农资投入等各项开支,年亩均纯收入只有几百元,“算起来,我种100多亩地还不及奉西锋十多亩洋葱赚得多。”

据了解,早在2011年,丁西金就响应政府号召,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成功流转了100亩土地,成为周边几个村子有名的种粮大户。去年,他还得到了市区两级每亩60元钱的土地流转奖补资金和每亩25元钱的深耕补贴。了解到种植经济作物的高效益后,丁西金争做农业发展“领头羊”的劲头又上来了。没事时,他就往丁献伟这些“先进户”家里跑,且每次总在裤兜里揣个小本儿去“取经”。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面对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俺这个‘老把式\’也换新观念了。”老丁笑着说,他计划在今年午收后,再承包七八十亩地,“先种十多亩苗木看看效益,明年春季再建一批大棚,种植更多的蔬菜瓜果。”

新闻推荐

月日阜南县鹿城镇为名村社区保洁员每人送去价值约元的

4月28日,阜南县鹿城镇为107名村(社区)保洁员每人送去价值约150元的毛巾、香皂、洗发水等日用品,感谢他们为维护环境卫生作出的贡献。  &...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把式种田转型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