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七旬好婆婆照顾病儿媳

来源:阜阳日报 2014-07-29 09:5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李敬

阜南县会龙乡郜庄村西王庄,一处农家小屋内,74岁的朱新荣艰难地将47岁的张燕从病床上扶起。她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着,吃力地托着儿媳的身躯,另一只手将一碗热水递到儿媳嘴边。这样的细心照料,在朱新荣的家中已经持续了八年。为了照顾儿媳,古稀之年的朱新荣坚持种地补贴家用,还学会了骑三轮车、打针。在儿媳张燕的眼里,婆婆“就是她的亲娘”。这对婆媳的关系,让许多人提起都感动不已。

今年47岁的张燕,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虽然公公去世了,但婆婆朱新荣身体健康,勤劳能干。一家5口人虽吃着粗茶淡饭,却也乐享天伦。不料,厄运在8年前突降。一次剧烈头痛之后,张燕被查出患有脑瘤。之后,家人先后带着她到合肥、温州、北京等多地求医。因为肿瘤压迫小脑,加之肿瘤位置等原因,手术风险很大。无奈之下,张燕只能保守治疗,但效果并不好,病情越来越重。备受疾病折(的张燕,身体越来越差,3年前双目也失明了。失明后,张燕的病情更加严重,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给张燕治病,家里积蓄花费一空。为了补贴家用,家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先后离家外出打工。年迈的朱新荣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一肩担起照顾儿媳妇、照看庄稼地的重任。

脑瘤不但让张燕失明,还压迫了她的上肢,导致她上肢活动能力受限。朱新荣每天做好饭,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地喂给儿媳。儿媳不能下地洗澡,朱新荣就打来热水给她擦拭身体。儿媳看不见东西,朱新荣就成了她的拐杖。天气晴朗时,朱新荣会搀着儿媳到院子里走走。因为吃的药含激素多,加之长年卧床,儿媳的体重达160多斤。每次出行,瘦弱的朱新荣总是步履蹒跚。

定期送儿媳妇打针、吊水,也是朱新荣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三年前,她学会了骑三轮车,“送儿媳去吊水时方便些,儿媳闷的时候,还可以带她上街逛逛。”朱新荣说。后来,她又跟村医学会了扎针,在家给儿媳打止痛针。“刚开始不敢扎,害怕得手软。但是看闺女疼起来那么遭罪,俺还有什么好怕的。”朱新荣说。

当然,朱新荣也有害怕的事——她最怕儿媳突然犯病或者头痛脑热。因为医院离家远,家门口还有一段高洼不平的沙土路,每次去医院,儿媳就要遭颠簸的罪,这让朱新荣很心疼。就是这样的关爱,让婆媳间的情感紧密地联系着。

每天,年迈的朱新荣就像拧紧了发条一样忙碌着——忙着照看儿媳,忙着种地,忙着家务活计,这一忙转眼过了八年。

“她虽然是俺的儿媳,但是俺把她当亲闺女看,俺不会撇下她。”婆婆的这句话让儿媳一度哽咽。

除了感激,张燕的心里还有着一份愧疚。她认为自己拖累了家人和婆婆,一度有轻生的念头。“别犯傻,孩子们需要你,咱娘俩也能说说话。”朱新荣的话让她打消了她轻生的念头。为了家人,张燕暗下决心,一定要坚强起来。如今,会龙乡政府了解到朱新荣家的情况,给她办理了低保,新农合医药费报销补助也减轻了张燕看病的经济负担。家里的孩子们也大了,正慢慢成长独立,婆媳俩相信未来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新闻推荐

一年一度的大学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一些贫困家庭的学

一年一度的大学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一些贫困家庭的学子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又将面临“交不起学费”的困境。为帮助这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点燃希望之光,放飞青春梦想。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法制巡演到基层2014-08-06 09:56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七旬好婆婆照顾病儿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