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欢庆中秋佳节,一场旨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公益晚会在阜城清河广场举行,阜阳市一批“阜阳好人”身披绶带,应邀观看。其中,阜阳法国兰斐高端婚纱摄影机构合伙人、花样年华摄影机构老总王加献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常年坚持爱心奉献,王加献在业界早有盛誉,如今,被冠上“阜阳好人”的称号,他诚恳地表示,做公益献爱心,他将长期坚持下去。
象牙白的主色调,水晶亮片装点大厅,记者在法国兰斐高端婚纱摄影机构采访王加献时,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王国。王加献自豪地告诉记者,从事与爱情有关的行业,每天都在甜蜜和幸福的熏陶中,人也变得豁达从容许多,正因如此,他乐善好施,善待生活。近年来,他热心帮扶贫困老人、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向贫困人群传递爱和幸福。
谈起奉献的初衷,王加献笑着告诉记者,自己是吃过苦的人,对贫困感同身受,眼下条件允许了,他愿意帮扶贫困人一把。
今年39岁的王加献出生于阜南县苗集镇马塘村,幼年时期家境贫困。1990年迫于生活的压力,尚未成年的他北上打工,在建筑工地干过活,吃过很多苦。“那时候,我年纪小,骨瘦如柴,建筑工地的工头很照顾我,每天都给我安排些轻活。”王加献坦言,那时,他幼小的心中就播下了善良和爱的种子,他暗暗发誓,将来有所成就,一定好好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1993年,经朋友介绍,王加献在上海进入到婚纱摄影行业,他喜欢这个美轮美奂的行业,快乐着自己,成就着别人的幸福。因为喜欢,他在上海婚纱摄影机构打工兼学习了六年,学习到先进的摄影技术和管理经验,开阔了眼界,也奠定了回乡创业的基石。1999年,带着起步资金和丰富的经验,王加献回乡开了一家婚纱摄影店,开创了阜阳婚纱摄影的先河。随着时间的更迭,王加献的婚纱摄影机构越办越好,两年前,他又与台湾婚纱摄影机构合作,投资开办了法国兰斐高端婚纱摄影会所,成为阜城业界翘楚。
事业风生水起,王加献的另一个情结慢慢苏醒。“我打工到创业,得到过很多人的热心帮助,我一直心存感恩,想回报他们。可是,岁月经年,当年的很多人失去了联系,我思索着,我的小小成就取之社会,我应该回报社会。”王加献表示。
2001年中秋节,王加献碰到朋友给消防官兵送慰问品,他认为消防官兵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节日送去慰问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便要求加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去敬老院、光荣院、人武部、消防部队给老人、子弟兵送去节日的问候,敬老院的老人一看到王加献,就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
“都像家人,逢年过节就想去看看他们,不去就感觉空落落的。”王加献告诉记者。2007年,他又听说有不少孩子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生活十分困难,初为人父的他坐不住了。慰问贫困留守儿童,资助家庭贫困的准大学生,他的公益帮扶对象又多了一个群体。
“2005年以来,我每年在公益事业上的开支约10万元,逢年过节给程集镇、西湖镇敬老院送米面油和整猪、整羊,资助贫困准大学生人均标准在2000元,花这笔钱,我不心疼,反而觉得很开心。”王加献乐呵呵地表示。
采访时,王加献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三四十条短信都是中秋节被资助孩子送上的满满祝福。记者问王加献多年来资助了多少孩子完成大学梦,他不好意思地笑着告诉记者,“真不记得,因为从没统计过,我认为这件事应该做。”在王加献看来,孩子们一个简短的问候、敬老院老人的一个笑脸,都让他心里暖暖的。
最近,王加献老家的亲戚进城,裤子上一腿的泥巴。王加献问怎么回事,亲戚抱怨出村必经之路的桥塌了,绕着走了好几里的泥路。王加献二话没说,让亲戚赶紧找人修桥,所有费用由他出。
为了公益事业,王加献从不吝啬,就连身边的父母、爱人也被他感染。“我的父母都是苦日子过来的,经常买东西先问价,贵点就不舍得买,可对我去慰问敬老院动辄几万块的花销,他们从来不吝啬,还鼓励我回报社会,多做善事。我的爱人也一样,帮我打点生意,合理控制成本,可在公益事业上,从来不吝惜开销。”王加献介绍。
“有的人做生意为的是挣钱,可我认为挣钱要会花,回馈社会才让我更有幸福感。”王加献如是说,他表示,以后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公益事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关加加)重阳节来临之际,9月23日,市政协主席耿玲带领市政协机关党员干部来到阜南县龙王乡敬老院,向生活在这里的五保老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并送去了价值万元的米、面、油、牛奶...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