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尚原野
在土六公路朱寨段北侧,有一座掩映在榆树林中的美丽村落,一排排白墙黛瓦的乡村民居簇拥着村口的龙虎尊农民文化健身广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在房前屋后拓展延伸……这里是第一批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的阜南县朱寨镇大刘村和谐中心村。
然而,在2007年以前,和谐中心村所在的这片区域还是成片的玉米地,是美好乡村建设让这里成为一片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
大刘村是一个位于小润河沿岸的偏远村庄,这里地势低洼,几乎每到汛期都要受淹。2007年,小润河迎来了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峰,洪台、渡口、薛庄3个自然村220多户村民房屋被淹,水最深处达到两米。灾后重建过程中,该村利用争取到的上级项目和资金,决定将3个自然村整体搬迁到土六公路沿线,即现在的和谐中心村集中安置。当年,由建筑公司统一代建了69套两层小楼,以及一所能容纳200名学生的陈庄小学,但受资金不足限制,健身广场、幼儿园、公共厕所、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都没有列入建设计划。
今年55岁的朱永标是陈庄小学的一名教师,2007年的洪水造成他家十多亩庄稼颗粒无收,三间瓦房也由于长期浸泡成了危房,后来他成了第一批入驻和谐村的当地村民,“那时候,房子虽说是盖起来了,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为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刘村在新村建设过程中,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一事一议等方式,积极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村里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龙虎尊农民文化健身广场,配有标准化篮球场、多功能健身器械、乒乓球台、科普宣传栏等,还配套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和400平方米的幼儿园,安装了39盏太阳能路灯。与此同时,路越修越宽,树越种越多,垃圾也有了专人收集清理。截至目前,和谐中心村已建设住房129套,修建主次干道和宅间道路3390米,铺设污水管网2590米,新建自来水厂一座,能够解决2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每天傍晚,位于村口的龙虎尊文化健身广场上都会迎来上百名前来健身休闲的村民,一些附近村庄的居民也会骑着电动车来这里游玩,5米多高的龙虎尊大型雕塑四周的游廊下坐满了前来聊天的村民,一派幸福和谐的生活景象。
村民生活的美好,不只体现在居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也体现在收入的不断提升上。“在建设美好乡村过程中,我们积极鼓励土地流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村4090亩耕地已有2344亩实现规模连片流转,土地流转率达57.31%,为发展小麦良种繁育和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大刘村党支部书记胡文彬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先后注册成立了硕园、有铭、家顺三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正林家庭农场,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发展小麦良种繁育。
当地种粮大户杨树林三年前在村里流转了400多亩耕地进行小麦良种繁育,并与阜
新闻推荐
9月16日,阜南县农商银行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阜南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报告》、《阜南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选举产生了第一届...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